現代設備管理的新趨勢
摘 要 從設備管理的發展歷史出發,結合現代機械制造、設備故障檢測、可靠性工程以及現代管理科學的發展和信息化的時代要求,對設備管理的趨勢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設備管理科學化的發展方向。 隨著工業化、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機械制造、自動控制、可靠性工程及管理科學出現了新的突破,使現代設備的科學管理出現了新的趨勢,把握這一新趨勢,對于加強我國設備管理的現代化和科學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一新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設備管理信息化趨勢 管理信息化是以發達的信息技術和發達的信息設備為物質基礎對管理流程進行重組和再造,使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全面融合,實現管理過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全過程。現代設備管理的信息化應該是以豐富、發達的全面管理信息為基礎,通過先進的計算機和通訊設備及網絡技術設備,充分利用社會信息服務體系和信息服務業務為設備管理服務。設備管理的信息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 設備管理信息化趨勢的實質是對設備實施全面的信息管理,主要表現在: 1.設備投資評價的信息化 企業在投資決策時,一定要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評價,設備管理的信息化為設備的投資評價提供了一種高效可靠的途徑。通過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庫獲得投資多方案決策所需的統計信息及技術經濟分析信息,為設備投資提供全面、客觀的依據,從而保證設備投資決策的科學化。 2.設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的信息化 由于設備使用效益的評價工作量過于龐大,很多企業都不做這方面的工作。設備信息系統的構建,可以積累設備使用的有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的信息,利用計算機能夠短時間內對大量信息進行處理,提高設備效益評價的效率,為設備的有效運行提供科學的監控手段。 3.設備使用的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使得設備使用的各種信息的記錄更加容易和全面,這些使用信息可以通過設備制造商的客戶關系管理反饋給設備制造廠家,提高機器設備的實用性、經濟性和可靠性。同時設備使用者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有利于強化設備的管理和使用。 二、設備維修社會化、專業化、網絡化趨勢 設備管理的社會化、專業化、網絡化的實質是建立設備維修供應鏈,改變過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模式。隨著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設備系統越來越復雜,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維修保養需要各類專業技術和建立高效的維修保養體系,才能保證設備的有效運行。傳統的維修組織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種社會化、專業化、網絡化的維修體制。 設備維修的社會化、專業化、網絡化可以提高設備的維修效率、減少設備使用單位備品配件的儲存及維修人員,從而提高了設備使用效率,降低資金占用。 三、可靠性工程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趨勢 現代設備的發展方向是:自動化、集成化。由于設備系統越來越復雜,對設備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而勢必提高對設備可靠性的要求。 可靠性是一門研究技術裝備和系統質量指標變化規律的科學,并在研究的基礎上制定能以最少的時間和費用,保證所需的工作壽命和零故障率的方法。可靠性科學在預測系統的狀態和行為的基礎上建立選取最佳方案的理論,保證所要求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標志著機器在其整個使用周期內保持所需質量指標的性能。不可靠的設備顯然不能有效工作,因為無論是由于個別零部件的損傷,或是技術性能降到允許水平以下而造成停機,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災難性后果。 可靠性工程通過研究設備的初始參數在使用過程中的變化,預測設備的行為和工作狀態,進而估計設備在使用條件下的可靠性,從而避免設備意外停止作業或造成重大損失和災難性事故。 四、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技術的應用趨勢 設備狀態監測技術是指通過監測設備或生產系統的溫度、壓力、流量、振動、噪聲、潤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種參數,與設備生產廠家的數據相對比,分析設備運行的好壞,對機組故障作早期預測、分析診斷與排除,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降低設備故障停機時間,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延長機組運行周期。 設備故障診斷技術是一種了解和掌握設備在使用過程的狀態,確定其整體或局部是否正常或異常,早期發現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預報故障發展趨勢的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與生產的發展,機械設備工作強度不斷增大,生產效率、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設備更加復雜,各部分的關聯愈加密切,往往某處微小故障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整個設備乃至與設備有關的環境遭受災難性的毀壞,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危及人身安全,后果極為嚴重。采用設備狀態監測技術和故障診斷技術,就可以事先發現故障,避免發生較大的經濟損失和事故。 這一技術的應用深刻地改變了原有的維修體制,節省了大量維修費用。長期以來我國對機械設備主要采用計劃維修,常常不該修的修了,不僅費時花錢,甚至降低了設備的工作性能;該修的又沒修,不僅降低設備壽命,而且導致事故。采用故障診斷技術后,可以變“事后維修”為“事前維修”,變“計劃維修”為“預知維修”。 五、從定期維修向預知維修轉變的趨勢 設備的預知維修管理是現代設備科學管理發展的方向,為減少設備故障,降低設備維修成本,防止生產設備的意外損壞,通過狀態監測技術和故障診斷技術,在設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進行設備整體維修和保養。在工業生產中,通過預知維修,降低事故率,使設備在最佳狀態下正常運轉,這是保證生產按預定計劃完成的必要條件,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 預知維修的發展是和設備管理的信息化、設備狀態監測技術、故障診斷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的,預知維修需要的大量信息是由設備管理信息系統提供的,通過對設備的狀態監側,得到關于設備或生產系統的溫度、壓力、流量、振動、噪聲、潤滑油黏度、消耗量等各種參數,由專家系統對各種參數進行分析,進而實現對設備的預知維修。 以上設備管理的新趨勢是和當前社會生產的技術經濟特點相適應的,這些新趨勢帶來了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如表1所示。 以上提到的現代設備管理的幾個發展趨勢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信息化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可以促進設備維修的專業化、社會化;預知維修又離不開設備的故障診斷技術和可靠性工程;設備維修的專業化又促進了故障診斷技術、可靠性工程的研究和應用。 表1 新趨勢帶來的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