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經濟數據顯復蘇曙光最壞時期或已過去
12月數據顯示復蘇曙光
高華中國經濟研究特別顧問宋國青指出,從季度來看,2008年二季度的名義GDP同比增長22%,而2009年預測的二季度名義GDP增長率在3-4%,四個季度下跌20個百分點,這是過去沒有的。宋國青對2009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則表示非常樂觀,因為從貨幣信貸方面看,12月的貸款量猛增7700億,較每月正常增長量多出3000多億,如果12月的貸款增加量中有七成是真實的,以這樣的增長速度維持半年,總需求增長沒有問題。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歧也表示,2008年全年經濟運行情況比較樂觀,呈現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說明上半年控通脹、下半年保增長的目標基本實現。四季度尤其是11-12月份的數據下滑速度和幅度比較大,今年上半年經濟仍將是比較困難的。但隨著4萬億投資等政策的陸續落實,未來幾個月有可能走出低谷,下半年形勢向好。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政策改變預期的作用不可小視,相比前期大多數低于5%的增長預測,四季度6.8%的增長應該是政府政策作用的結果。因此只要引導得當,加大啟動內需的各方面政策,在并不樂觀的國際經濟大環境中,2009年經濟穩定增長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分析師祝寶良表示,從全年的數據來看,2008年GDP增長9%跟全世界其他國家比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12月份已經比11月份好轉了,說明總體經濟形勢還是不錯的。而2008年四季度GDP增長6.8%的數據好于預期,反映出宏觀調控政策已經開始發揮效應了。
申銀萬國高級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在經濟逐季回落的大背景下,12月份經濟數據顯示了一些積極的信號。"盡管這些變化能否成為趨勢還有待觀察,但這些指標是中國經濟和流動性階段性探底企穩的標志。在國家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和信貸投放力度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再次回落到11月份極端情況的可能性不大。" 李慧勇說。
2009年通縮已難以避免
對于物價走勢,李慧勇表示,通貨緊縮已經成為事實,2009年全年CPI與PPI都會下降。但由于投資品過剩程度大于消費品,以投資品為主的PPI下降幅度將明顯大于以消費品為主的CPI。預計全年PPI下降7%,CPI下降0.2%。
東方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高義也表示,由于經濟下行、需求減弱、庫存消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以及基數等原因,PPI同比數據將繼續下行。但他強調,同比數據的下行更多反映的是基數原因影響下的"數字型通縮"。從環比數據看,生產資料的價格實際已經有所企穩。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表示,預計2009年全年PPI漲幅大概在負6%左右,CPI在3月份之后也會進入負增長,2009年全年通縮已難以避免。
他說,預期中的2009年食品價格,特別是肉禽價格持續、大幅地回落,將是拉動CPI負增長的主因。CPI負增長將引起消費疲軟、就業機會減少、居民收入減少、社會消費能力下降等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