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過剩依舊滬鋁高開低走
據了解,10月23日外盤美元指數再次大幅下挫,原油終破近期壓力沖至81.37,金屬表現也較為強勁。LME三月鋁早盤下跌后震蕩向上,最高至1982美元/噸,收于1967美元/噸,再次位于1970的前期壓力附近。受外盤影響,滬鋁今日大幅高開至15100元/噸,但是盤中震蕩向下,最終收于14985,較上一收盤價漲20元/噸,成交量與持倉量均有所放大。
滬鋁現貨市場來看,10月24日價格有所上漲。其中,長江有色最新報價14910元/噸,上調50元/噸;上?,F貨最新報價為14885元/噸,上漲30元/噸;廣東南儲最新報價為14850元/噸,漲50元/噸;南海有色報價最高,在14970元/噸,同樣漲50元/噸。今日國內現貨鋁成交稍差,下游仍按需采購,上游貿易商不愿拉低價格出貨,整體成交清淡。
從基本面上看,國內鋁產能過剩的情況依然較為嚴重。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份原鋁產量同比增長5.6%至120.7萬噸,1月-9月份原鋁產量908.9萬噸,同比下降了7.6%。從目前來看,2009年產量預期上1000萬噸以上,與2009年初預計保持年產900萬噸的目標相差甚遠,國內供求不平衡的情況仍然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這也成為制約4季度鋁價上行高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國家政策導向來看,近兩個月數次發出通知,以致數個行業的產能過剩情況,其中就包括電解鋁行業。國土資源部再次發出通知,要求地方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快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土地利用計劃調控機制,未經國務院及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船塢船臺等產能過剩行業和重復建設項目,一律不得安排用地計劃指標。此政策一方面顯示了國家對于控制產能的決心,令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國內目前的供大于求的基本面狀況。
從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數據來看,全球整體供需面仍需要時間去改善:2009年1月-8月期間,全球鋁市場供應過剩136.1萬噸,而上年同期為供應過剩733,000噸。2009年1-8月,全球鋁需求量下滑307.9萬噸至2260萬噸,同期鋁產量則減少245.1萬噸至2399萬噸。WBMS稱,截至8月底,全球可報告鋁庫存為630萬噸,相當于全球62天的消費量。
從10月24日公布的國內9月份經濟數據來看,基本符合預期,顯示國內經濟在國家政策的刺激下正在緩慢復蘇之中。技術上看,倫鋁接近數次前期高點,近期在銅和鋅的帶動下,如能成功突破1970的壓力,可看至2000上方;滬鋁15000點附近存在一定壓力,但是近期金屬整體偏強,滬鋁有望在15000一代維持震蕩格局?;旧峡?,產能過剩情況依舊突出,供需關系仍然不平衡,這也成為限制鋁價進一步上行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近期不能排除在資金效應和聯動效應下滬鋁小幅沖高的可能性。建議投資者觀望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