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中國對外貿易開始出現明顯的好轉跡象
中國的出口占了GDP的37%左右,進出口合起來要占GDP的63%,進出口連續第四個月出現下降,顯示以外向型為主的中國經濟面臨嚴峻困難,未來內需市場能不能高速增長,是經濟能否“保八”的關鍵。
據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字,今年3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1620.2億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902.9億美元,同比下降17.1%;進口717.3億美元,同比下降25.1%;當月貿易順差185.6億美元,同比增加41.2%。
從同比降幅來看,3月的出口降幅相較2月大幅收窄,而進口變化不大。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出口同比下降25.7%,進口同比下降24.1%。另外,從環比降幅來看,平均工作日水平的可比口徑計算環比指標,3月份進出口總值環比大幅增長23.8%;其中出口增長32.8%,進口增長14%。
以上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對外貿易開始出現明顯的好轉跡象。
但參考1、2月的季節因素,3月份進出口數據勝于預期,也不足以說明出口已經回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出口形勢的反轉得看外圍形勢,只要歐美市場需求回升,中國的出口才能真正好轉。
為了救助出口行業,中國政府剛剛在4月1日起提高了六大行業、上千種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這已經是今年以來中國第二次上調出口退稅率,也是自去年下半年針對外需回落重啟上調出口退稅政策以來的第六次調整。根據官方的態度,未來出口更可能實行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