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需求刺激我發電設備制造業跨越發展
發電設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民族工業特別是重大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的中國,尤其如此。2001年以來,新一輪電力需求高峰的訂單,雪花般地飛向位于四川、上海、哈爾濱的三大電力設備制造基地,帶動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實現井噴式的迅猛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全國幾大骨干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推動我國電力設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發生了質的飛躍。
電力市場強勁的需求,為發電設備制造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位于四川自貢市的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廠時原設計以生產5萬千瓦鍋爐為主,年產電站鍋爐60萬千瓦。在1997年,最高曾完成285萬千瓦的生產任務。在20世紀90年代,東方鍋爐的年產量沒有超過300萬千瓦。受“大型發電項目3年不開工”宏觀形勢影響,東方鍋爐2000年的鍋爐產量不到100萬千瓦。2001年,電力設備市場需求出現明顯增長態勢。當年東方鍋爐完成170萬千瓦生產任務,2003年完成597萬千瓦,而2004年完成了1283萬千瓦,是原設計生產能力的20多倍。由于全國仍然總體缺電,電力市場需求旺盛,用戶要求東方鍋爐2005年必須完成1600萬千瓦,甚至更多。而四川東方電氣、哈爾濱電氣和上海電氣這三大動力集團,在2004年都實現了年產12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今年還將有20%-50%的增長。目前,東方鍋爐在手合同訂單達300億元,東電、哈電、上電三大動力集團都手握訂單500億元以上。
引進先進技術實現歷史性跨越。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不斷消化吸收,幾年來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在產品品種和等級上有了長足的發展,較快地縮小了和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以東方鍋爐為例,幾年前,我國僅有的10來臺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鍋爐,且都是引進國外的設備。東方鍋爐引進日立BHK公司技術,在2004年制造完工的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臨界示范機組鍋爐當年就實現了并網發電。目前,東方鍋爐現已制造完工7臺60萬千瓦超臨界鍋爐,年末將達到10臺。未來國產超臨界機組將在我國發電設備市場上唱主角,“十一五”期間將會有上百臺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60萬千瓦以上超臨界、超超臨界機組建成投產。
從數量上來看,東方鍋爐自從2002年3月簽訂首臺60萬千瓦機組鍋爐以來,目前在手60萬千瓦以上機組鍋爐訂單100多臺。在去年完成8臺60萬千瓦鍋爐基礎上(其中超臨界4臺),今年計劃完成13臺共780萬千瓦(其中超臨界6臺),而2006年要制造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鍋爐10多臺,企業實現了由批量生產30萬千瓦鍋爐向批量生產60萬千瓦以上鍋爐,由批量生產亞臨界鍋爐向批量生產60萬千瓦以上超(超)臨界鍋爐的“雙跨越”。
在品種上,東方鍋爐已經發展為世界上大型鍋爐品種最為齊全的廠家。東方鍋爐自行研制開發的60萬千瓦燃燒奧里乳化油鍋爐已開始在湛江電廠安裝,能燃燒劣質煤的60萬千瓦“W”型鍋爐也是他們的強項。三大鍋爐廠同時從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引進3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CFB)鍋爐技術,到今年3月,第一臺國產30萬千瓦(CFB)鍋爐由東方鍋爐制造完工。幾年前,具有煙氣脫硫脫硝環保功能的1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CFB)鍋爐就算大型的,被列入我國“十五”電力發展規劃。時至今日,僅東方鍋爐制造和將要制造的10萬-15萬千瓦CFB鍋爐就有50多臺。
2004年,東鍋制造完成出口土耳其13.5萬千瓦CFB鍋爐,這是中國大型機電產品首次進入歐洲市場。目前,東方鍋爐還與廣東粵電集團正式簽訂了燃用茂名油頁巖200兆瓦循環流化床鍋爐研究合作開發合同。
在大型(CFB)鍋爐的研制上,從上鍋和哈鍋公開披露的信息看,應該說三家各有千秋、齊頭并進,或者說東方鍋爐在某些方面先行了一步。在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的研制上,各家都有項目在手,哈鍋在數量上領先,目前有6臺以上,同時還有60萬千瓦超超臨界鍋爐。短短幾年間,我國火電主力機組已由30萬千瓦發展到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鍋爐制造水平跨過了一個歷史性重要階段。
三大動力集團比翼齊飛。除鍋爐設備外,在三峽70萬千瓦發電機組國產化上,東方電機和哈爾濱電機比翼雙飛,由分包到最后的自行制造,推動我國水電設備研制水平一步步向世界一流水平逼近。對于高科技含量的9F系列重型燃氣輪機的研制,隨著西氣東輸工程的推進,三大動力集團的汽輪機廠都投入重兵,哈汽和美國通用電氣聯手,東汽和日本三菱合作,上汽牽手西門子,幾乎越過9E系列而直奔9F系列,成果顯著。今年6月2日,東方汽輪機廠9F系列重型燃機試運成功,7月初發運廣東,他們引以為自豪的是使國產化率達到了46%以上。早在5月份,哈電集團的9F系列重型燃機已在浙江半山天然氣電廠點火成功,6月27日投入了商業運行,在手合同多達19臺,現已生產9臺以上。同時,上電集團也拿到了9臺以上的合同。幾年后,這幾十臺高效率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將陸續投入運行,國產化率會進一步提高,我國將是世界上第五個掌握重型燃機技術并大量使用的國家。2000年,東方鍋爐為廣東嶺澳核電站一期制造的8臺核島主設備,得到業主和法國法瑪通公司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在核電政策由適度發展到積極發展和以項目換技術時,法瑪通等國外大公司積極聯合我國三大動力集團,爭奪我國核電項目。在100萬千瓦核電項目上,今年東方電氣集團又捷足先登,于3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先簽下了嶺澳二期2臺100萬千瓦核電站的核島主設備和常規島設備生產合同,目前已開工生產,這將使我國100萬千瓦核電站設備的國產化率由15%提高到70%。
除火電、水電、核電、氣電設備外,取之不盡的風能發電也被三大動力集團列為重點發展項目。同樣依靠“洋拐杖”,東方汽輪機廠引進德國技術的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在6月28日已與山東魯能簽訂7臺供貨協議。吸引產品結構單一的歷史教訓,骨干企業居安思危,紛紛主動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東方鍋爐公司制訂了“3+X”戰略,三大板塊主要是電站鍋爐、核電容器和環保產品,X為電站自動控制等補充。
在環保產品領域,東方鍋爐繼引進德國公司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和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脫硝后,又與德國KWH公司合資組建了成都東方凱特瑞環保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專業生產大型電站脫硝裝置SCR催化劑。上鍋、哈鍋也相繼介入這一領域。通過引進技術和消化吸收,我國三大動力集團以及三大鍋爐、電機、汽輪機廠的生產規模都得到大幅提高。去年三大動力都實現了100多億元的總產值,三大鍋爐廠也都是四五十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