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國工業將呈前低后高走勢
2008年,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嚴峻形勢,中國工業和通信業貫徹落實中央 策部署,全力保增長、促發展,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增長較快、結構趨向優化的格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9%。目前中央擴內需、保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已初見成果,鋼鐵、汽車、化工等行業生 經營都出現一些回暖 象。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一些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的陸續出臺和落實,必將對扭轉中國工業增速下滑趨勢 生更大作用,預計2009年全國工業經濟運行將呈現“前低后高”走勢。
工業增速下滑形勢依然嚴峻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朱宏任日前表示,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 速的影響,加上國內經濟生活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交織作用,2008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工業經濟運行面臨嚴峻形勢。工業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6月份的16%逐月回落到11月份的5.4%,12月份略有回升達到5.7%,但發展態勢還有待觀察。工業品出口交貨值降幅擴大,由8月份增長16.3%轉 11月份下降5.2%、12月份下降8.8%。利潤同比由前8個月增長19.4%轉 9、10、11三個月合計下降26.2%。
工業增速回落趨勢向不同行業和地區擴散。總體態勢是,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對輕工業影響時間早,對重工業影響程度深。12月份,輕工業增速 8.1%,比6月份下滑5.2個百分點;重工業增速 4.7%,比6月份下滑12.4個百分點。對沿海地區影響時間早,對中西部地區影響速度快。東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連續6個月下滑,平均每個月回落1.3個百分點;而中西部四季度才出現明顯回落,平均每個月下滑3.5個和2.8個百分點。
中小企業困難程度加劇。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地區停 、半停 企業一度明顯增加,珠三角、長三角部分輕紡 業集聚區近三成企業出現停 甚至關閉。在市場低迷、生 經營狀態惡化的情 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
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影響 制約了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業大而不 ,缺少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自主品牌,一些行業生 效率和 品附加值較低,亟待轉型升級。工業投資結構不盡合理,不少行業 能過剩,生 型服務業發育不足,一些行業集中度偏低。
實施重點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工信部部長李毅中透露,按照國務院部署,在鋼鐵、汽車 業振興規劃出臺之后,相關部委正在共同抓緊制定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等其它7個重點 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
“ 業振興規劃將針對行業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圍繞控制總量、淘汰落后、 業集聚、提升技術水平、創新自主品牌、開發高端 品,兼顧較長時間發展需要,優選科技開發課題和投資項目,重點解 當前 業運行和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力爭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形成新的增長點,帶動行業發展上臺階。”李毅中說。
國家重點 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實施和支持 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將進一步帶動企業技術改造、 業兼 重組, 有效 動消費,加快形成新的增長點。
確保一季度良好開局
中國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 總值的43%,只有實現工業平穩較快增長,才能扭轉經濟下滑的趨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主要目標。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全力抓好當前工業生 ,確保一季度良好開局。首先,用好用足中央促進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做到早實施、早落實、早見效。其次,要幫助和引導企業做好春節前后生 組織安排,積極協調解 企業生 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問題。第三,要全力做好化肥、農藥、農膜、農機等支農物資的生 組織,保障春耕備耕農資供應。第四,要認真落實好“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和農機補貼政策,通過擴大消費拉動生 。
據悉,2009年,中國將以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裝備、安全生 等 重點,針對企業薄弱環節,以市場 導向,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 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加大落后生 能力淘汰力度,積極推動鋼鐵、電解鋁、汽車、水泥、紡織、 草等行業兼 重組,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同時,中國將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金融扶持力度,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在創業輔導、人才培訓、融資擔保、管理咨詢、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引導,完善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制度,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建立中小企業退出市場機制。
“要幫助虧損企業盡快實現扭虧增盈,引導企業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調整 品結構,加 內部管理,降低經營成本,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穩定就業崗位。”這位負責人介紹說,中國將進一步修訂完善相關 業政策和行業標準,支持企業加快自主創新,提升 品品種檔次,增 市場開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