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產業振興規劃將從三方面展開
船舶產業振興規劃如箭在弦。分析人士推斷,該規劃將圍繞淘汰落后產能、限制新增產能與資源整合、產業鏈捆綁三方面展開。船舶產業振興規劃將有利于擴大國內船舶市場需求,調整運力結構,但不會在國際范圍產生較大影響。
業內消息稱,船舶規劃草案正上報國務院或于2月6日前過會。據悉,除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和重點扶植“國輪國造”等內容外,或許在出口退稅方面也有所扶持。另外,草案中還對促進內需施以“濃墨重筆”,即可能會鼓勵需求方“拆舊船,定新船”。
對于上述消息,世華財訊致電發改委,并未得到證實。但據了解,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曾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加強政策引導和協調,聯合航運、船檢等行業和部門,制定出臺扶持政策,推動出臺老舊船舶和低質量船舶更新的規定。同時,加大對優勢企業的支持力度,引導有限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技術先進、管理規范、資金雄厚的企業兼并重組。還建議,國有政策性銀行要加大對在建船舶抵押速效與船舶保函銀團管理模式的研究力度,區別對待、扶優扶強,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中國是僅次于韓、日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國,作為技術、勞動力、資金、以及風險密集的船舶產業,其興衰對國內經濟有相當影響。國金證券機械行業研究員張仲杰推測,造船行業振興規劃的主要措施由三方面內容構成,首先是淘汰落后產能。擬出臺單殼油輪和化學品船以及老舊船舶的報廢更新政策,并提前實施進入中國水域的單殼油輪淘汰政策。
其次,限制新增產能與資源整合。除經國務院批準的《船舶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內的項目和新建海洋工程船舶專用基礎設施需報批外,原則上國家不再規劃新建大型普通船舶的基礎設施,但大型船舶企業集團或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其他船舶企業資產方式實施的擴大生產能力或配套項目能力,由企業自主決策。
而后續相關政策方面,估計銀行將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下,將造船業和航運業捆綁為一個產業鏈,給與整體支持,通過擴大買方信貸,解決船東融資難題,進而支持造船業的發展。船舶產業發展基金也可能是一種模式。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最新統計表明,2008年1至12月,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同比增長61.2%。實現利潤總額283.4億元,同比增長50.5%。2008年全國造船完工量2,88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2.2%。但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同時發出警告說,由于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顯現,預計未來2至3年內,船舶工業和相關企業面臨的形勢將非常嚴峻。
張仲杰表示,中國造船業訂單以散貨船為主,大約占比70%左右,船舶產業振興規劃將有利于擴大國內船舶市場需求,調整運力結構。而目前全球油輪在手訂單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單殼油輪淘汰所新增需求,因此不會在國際范圍產生較大的影響。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的產品基本代表相應領域的國家水平,淘汰落后產能對這兩家公司的發展相對有利。
關于企業并購整合,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都有能力實施,不過目前尚未到行業的最低谷,需要耐心等待資產最低的價格出現,況且兩家公司均有自建項目和擴張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短期也無暇他顧。銀行對船企、船東進行融資支持等政策對船企在一定范圍內保訂單具有實質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