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垃圾獨家經營當防“失獨之痛”
近日,濟南一家醫院大門口,醫療廢物垃圾“堆積如山”,并散發出醫療垃圾氣味,一些市民只能捂鼻而過。不少市民在醫療垃圾處休息等待看病。附近一位居民稱,垃圾大概堆放近一個月了,由于夏日天氣溫度較高,容易散發臭味,遭受雨淋之后,也極易將垃圾淋出來。(7月23日中國新聞網)
濟南的醫療垃圾問題及由此引發的爭議由來已久。早在10多年前,就出現經營權之爭且持續多年,此次醫療垃圾堆積,在幾個月前就已出現,且不是少數幾家醫院才有,全濟南五千多家醫院診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現象,并且問題呈現逐日加重趨勢。到目前為止,醫療垃圾堆積已成一些醫院的頭等難題,造成不便不說,還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此事之所以難解,是因為隨著醫療垃圾的增加,濟南市唯一的垃圾處置企業的處理能力日顯不足,需要新建或擴建廠房和設施。但問題是,醫療垃圾焚燒被認為會釋放有毒物質,在“鄰避效應”的影響下,附近居民不僅反對擴建,甚至想將老廠也轟走,處理能力不僅沒有提高,原有的能力反而受到削弱。
當然,獨家經營也有其好處,醫療垃圾是個危險品,流入社會,甚至被制成玩具或餐飲器皿,就會產生巨大危害。獨家經營,可集中監管,也能確保企業具備較高的資質,還能避免重復建設。正因如此,在2004年濟南市的一場醫療垃圾處理權之爭中,當前的這家由當地環保局占股的企業才獲得獨家經營權,直到今天仍是一家獨大。
現在想來,假如濟南市的垃圾處置企業不是一家那該多好!一家受影響而停產,還有其它企業通過加快生產等方式來彌補,也不至于出現一個全局性的難題。獨此一家,“失獨”的風險就會劇增,一旦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唯一的企業停產,醫療垃圾堆積的結局就在所難免。
同時,只此一家,長期養尊處優,就會出現效率低下和收費昂貴等弊端,創新和競爭意識也會漸失,企業不思進取,不能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提前謀劃應對之策,一旦出現變數就難以適應,這也是造成醫療垃圾處置困境的原因。
可見,濟南出現大量醫療垃圾堆積現象,是壟斷經營的產物。必須激活市場競爭機制,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爭奪市場的競爭當中,才有望打破壟斷、平抑價格、分散風險,不至于出現一家關門,全市的醫療垃圾停止處置的局面。而多家競爭所潛在的弊端,可以通過強化監管等措施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