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恐再遭重擊貿易保護主義再起
全球正掀起一波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可能進一步重傷正在掙扎求生的各國經濟。
從北京、布魯塞爾到華府,各個行業已開端排隊要求政府保護進口。這種情況在過去幾次經濟衰退期間也曾發生,但這次由于全球經濟普遍面臨困境,貿易限制可能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
1980年代日本經濟蒸蒸日上,因此有實力可以不對美國的鋼鐵與汽車進口配額措施進行報復。但眼前全球各個經濟體的日子都不好過,沒有政府有能力像日本當時那樣“以德報怨”。
各國政府為拯救經濟正競相推出刺激經濟方案,這也可能帶來保護主義,因為各國都試圖確保本國產業從中受益。在美國,民主黨議員及他們在鋼鐵、紡織與工會領域的支持者,正力促在美國振興經濟計劃中添加嚴格的“購買美國貨”條款,讓政府支出的受益者僅限于美國公司。已有歐洲官員對此大表不滿。
全力促成“購買美國貨”措施的鋼鐵大廠紐科公司運行長迪米科說:“根本沒有自由貿易這回事,所有貿易都是人為操控。”
在全球消費者需求和企業投資雙雙走下坡之際,貿易保護恐加劇經濟問題并澆息經濟成長引擎。世界銀行已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可能萎縮2.1%,是1982年來首見的滑坡。
去年秋天厄瓜多爾宣部全面調高關稅,部分進口肉品的關稅從25%提高到85.5%;印度提高鋼鐵關稅;不是WTO成員的俄羅斯也提高進口車關稅。其他國家則采取不同手段,例如印尼進口商要求獲得特殊許可,以控制衣物、鞋品與電器的進口;墨西哥則威脅要禁止部份美國肉品進口。
此外,各條戰線已開端求助于本國法律程序,以阻止獲得政府補貼或低價傾銷的外來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