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消費潛力大
2000年及以后的較長一段時期內,工程機械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均有很大的消費潛
力。具體來說,工程機械的消費可分為五大塊:
一、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引導下,西部經濟建設將掀起高潮,這是工程機械的新
市場。需要注意的是,在西部高原及沙漠地區,其獨特的自然條件要求使用高原型工
程機械。國外發達國家的高原型工程機械已形成定型的機種,而我國不少工程機械企
業對高原型工程機械的開發研究尚未進行,或處于起步階段,現有機種難以適應西部
的特殊要求。因此國內的工程機械生產廠家,應開發研制適應西部要求的高原工程機
械,抓住西部經濟建設這個巨大商機。
二、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全國七大水系的河道清淤,幾大湖泊的退田還湖,幾萬公里
堤壩的加固,需要較多的通用工程機械和一些特殊的工程機械(如長臂挖掘機、清淤
船等)。另外,搶險抗災用的特殊工程機械(如高通過性微型挖掘機、危巖挖掘機
等)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三、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村需要小型、簡單、實用、價廉的農用工程機械來從事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化生產。
四、小城鎮建設,園林綠化及維護,林業開發,港口、鐵路、機場、高速公路的維護
等建設或非建設行業,也日益廣泛使用通用或專用工程機械。
五、工程機械是國際貿易中的主要機械產品之一,年貿易額約350億美元。其中美國
和日本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0%以上。我國工程機械的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落后
10~15年,但也有少量產品接近國際水平,且因價格低廉而受發展中國家歡迎。一些
節省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作業成本的產品(如叉車、小型搬運車等)也受
歐美市場歡迎。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年出口額僅為2.5~3億美元,出口潛力很大。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機械的消費潛力很大。為了使工程機械行業得到更好的
發展,滿足國內外市場對工程機械的消費需求,提出如下建議:
一、國家應在“十五”規劃中將工程機械列為大力發展的裝備工業之一,把進口替代
作為近期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品質量的切入點(我國年進口工程機械價值約13億美
元),建立支持工程機械技術創新的投資、融資體系。
二、國內工程機械生產廠家應以改革促發展,通過改革,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
步的能力,生產出適合用戶需求的工程機械,并不斷擴大國際市場。
三、國家應在工程機械領域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使非公有制工程機械廠
家在稅收、融資、出口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受同等待遇。
四、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宏觀調控,避免重復建設。
五、從財力、人力上加大對工程機械基礎理論研究的支持力度,促進產學研結合和科
研成果產業化,以提高工程機械生產廠家自主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