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的工業經濟回暖的跡象比較明顯
據悉,金融危機已走過了一周年。在這一年時間里,蕭山的工業經濟形勢如同一個“U”字型發展:自2008年上半年的運行高位起,到去年年底驟然降到谷底,后在2009年二季度開始逐步上升。日前,我區舉行了全區工業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區1至8月份的工業運行情況進行了分析——這些數據顯示,蕭山工業經濟回暖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企業利潤小幅增長
從1月至8月的工業經濟運行數據來看,最顯著的變化是企業的利潤轉負為正,有了小幅增長。
金融危機之后,產品價格不斷下跌,企業利潤也不斷下滑。今年一季度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達21.9%。不過,隨著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特別是融資成本、財務成本降低、增值稅轉移、退稅率上調,再加上政府對企業技術改造、產業升級和走出去加大了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運行成本不斷降低。
數據顯示,1-8月,我區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同比下降0.5%,其中財務成本下降10.2%。單位勞動生產率提高4.2%,單位勞動用工減少0.6%。企業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下降11.4%,降幅高于工業品價格降幅3.5個百分點,企業運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工業產品價格從去年四季度觸底后一直處于回升態勢,并保持較好的上升通道,產品價格體系得到重建。
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我區工業企業的利潤開始回升,到今年7月開始轉負轉正,到8月底利潤增幅達到4.4%,增幅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12.1個百分點。
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2009年以來,我區不少從事傳統行業的企業,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
杭州興南齒輪制造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鏈條制造企業,今年加大了轉型升級的步伐——經過多方調研,該公司瞄準了風力發電領域,投資1.3億元建設年產800臺風力發電增速箱技改項目。這個項目進展良好,預計能在今年年底完工,屆時能夠為該公司新增銷售收入6.4億元。
以傳統紡織業為主的青云集團,2009年拿出1億元用于技術改造——引進杜邦技術對原有氨綸生產線進行全面改造。項目完成后,青云集團相關產品不僅質量、產量大幅提升,而且銷售價格也大幅上揚——每噸可提高5000元以上。同時,得益于工藝改造,全年可節約標煤27000噸。在“雙贏”之下,這個項目全年可提升效益3000萬元以上。此外,青云集團還大手筆投資9個億,在向氨綸上游原材料延伸的同時,進入新能源行業。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1至8月的數據顯示,化纖、服裝和化學原料等傳統行業投資比重在下降,同比分別下降68%、44%和19%,而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通信設備等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投資增幅迅猛,同比分別增長了88%、194%和28%。
新能源產業和高新產業項目則成為我區企業家追捧的對象。在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中,太陽能項目有6家企業在實施,總投資達9.4億元,風能、核能設備制造項目有6家,投資總額達21.9億元。
工業投資增速加快
隨著宏觀經濟的不斷趨暖,我區企業家的信心也在不斷攀升——我區工業投資前4個月還處于負增長的狀態,到5月已開始“轉正”,并不斷升溫。來自區經發局的統計,1-8月,我區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11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5%以上,其中8月份完成12.81億元,同比增長40%。在建和已完工的項目達475個,項目開工率達87%,投資回升態勢良好。
工業投資“轉負為正”,企業家信心提升,得益于良好的發展氛圍和環境。今年以來,我區進一步加大了對工業投資項目的政策資助力度,對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的先進項目貼息力度增加到了6%,扶持門檻降低到了設備投資300萬元。對于世界500強企業、國內200強企業以及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合資項目,應用信息化改造提升項目等符合相關要求的,給予3%的財政扶持。
1至8月份,我區工業企業利潤轉負為正,到8月底利潤增幅達到4.4%,增幅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12.1個百分點,我區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112.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5%以上,其中8月份完成12.81億元,同比增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