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心趨于謹慎銅價中期弱勢下跌
進入三月份以來,銅價進入短暫的平衡狀態,向上向下都缺乏明顯的驅動力,但是塞浦路斯存款征稅的“黑天鵝”事件打破平衡,銅價趁機重挫,滬銅單日跌幅超3%,頗有“空間換時間”的風格。尤其是在三月份的傳統開工旺季,銅庫存的不斷攀升更是從基本面打壓市場做多情緒,雖然美聯儲繼續保持量化寬松政策,但銅價已經初步形成空頭格局,后市將呈現震蕩下跌走勢。
近來數據顯示,三大交易所庫存不斷攀升,截至3月15日,上期所銅庫存達到231872噸,接近歷史高點;截至3月20日,LME銅庫存增至55萬噸的近十年高點,COMEX銅庫存也是增至7.5萬噸水平,三大交易所銅庫存總計增至80萬噸水平,同樣達到十年內的高點。如果說,LME及COMEX的庫存還可以用融資交易和ETF現貨等原因解釋,但是國內庫存在三月份傳統消費旺季的逆勢攀升,著實令市場擔憂。由于未來銅精礦供過于求的觀念已經廣泛深入人心,如果占據40%精銅需求的中國市場出現放緩跡象,單從基本面來講,這對銅價將是致命的打擊。當然現貨市場并非疲弱不堪,來自上海有色網的數據,近日銅現貨市場的升水幅度有所提升,相對月初100元/噸以下的升水,本周最大升水已經達到250元/噸,表明現貨市場已經逐步認可當前銅價,采購積極性逐步提高,但是鑒于對未來政策的不確定,下游市場仍需觀望。另據權威機構估計,保稅區的銅庫存為80萬噸水平,由于國內信貸環境逐漸寬松,融資成本將有所下降,同時市場擔憂人民幣可預見以及穩定的升值階段即將結束,未來融資銅熱度將有所消退,這對國際精銅需求構成一定壓制。
兩會已經閉幕,政府順利完成換屆。但是政策方向仍不明朗,市場已經開始冷靜思考城鎮化的問題,當前中國經濟結構急需轉型,已經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單純依靠投資和基建拉動經濟的模式終究不能持續,所以說,未來政府投資結構的偏重都是很大的變數,之前市場希冀基建投資拉動銅價的預期也將隨之調整。
歐洲的塞浦路斯問題并非“一日之寒”,與希臘不同的是,其間涉及歐盟和俄羅斯的利益糾葛,所以說后續解決過程少不了政治糾紛,歐債問題借此機會也將重返市場,另外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問題甚囂塵上。歐洲經濟的羸弱已是市場共識,雖然德拉基以及其他歐盟國家領導人表示下半年歐元區經濟逐漸走向復蘇,但從當前情況來看,只有德國經濟勉強保持增長,歐元區經濟仍然深陷泥潭,經濟內生動力缺乏,中短期內都看不到復蘇的希望。
美國經濟的復蘇一直市場所認可的,伯南克在最新的美聯儲利率決議中表示,去年四季度經濟的停滯是暫時的,整體復蘇勢頭不變,但是鑒于財政政策的緊縮,貨幣政策要表現積極。但是量化寬松對銅價的邊際影響逐漸減弱,比如本次最新的利率決議表示維持量化寬松政策后,市場反應不如之前瘋狂,尤其是QE3以來,市場對量化寬松處于“免疫狀態”,而且量化寬松已經到達頂峰,未來將要逐步退出,從流動性方面對銅價構成利空。
銅價的上漲無非就是兩方面,基本面就是現貨方面,另外就是資金面。如前所述,基本面并不樂觀,同樣資金面同樣看空銅價。截至3月12日當周,CFTC銅非商業持倉保持凈空6144張,空單維持54000張以上,僅低于去年的歷史高點57000張,多單數量則由之前的61000張降至48000張左右,表明投機基金對銅價的悲觀。
綜上所述,銅價近期在下游采購以及風險情緒緩和的推動下,有所反彈,但是市場信心較為謹慎,當下顯然并不是做多時機,受制于國際風險事件影響以及經濟前景不定的打壓,風險偏好情緒難以持續占領市場,美元以及黃金等避險資產仍是資金的選擇,基本金屬中期將維持緩慢下跌,整體處于弱勢。技術上來看,倫銅已經跌破2011年10月以來形成的上行趨勢線,展望后市,銅價反彈壓力在56500一線,投資者可借機布局中期空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