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行業(yè)如何面對WTO后過渡期難題
今年,我國電工電器行業(yè)主要經濟指標和發(fā)電、輸變電設備等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進出口貿易也呈現(xiàn)持續(xù)增長的好形勢。1~10月電工電器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425.51億美元,同比增長43.88%,其中:進口總額224.16億美元,同比增長50.36%,為近年來同期最大增幅;出口總額201.35億美元,同比增長37.29%。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月加大,貿易逆差額達22.81億美元,為近年來少見。
進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3個百分點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月加大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造成進口產品高速增長,今年1~10月進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3.07個百分點。低壓電器元件及裝置進口增速過猛,是造成電工電器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據海關統(tǒng)計,1~10月,低壓電器元件及裝置進口總額63.47億美元,同比增長42.79%;出口總額29.18億美元,同比增長35.97%,貿易逆差達34.29億美元。在進口的低壓電器產品中,進口額排在前四位的是:低壓電氣裝置約14億美元,插頭插座約9.5億美元,低壓(1000V以下)開關約6.2億美元,低壓數(shù)控裝置約6億美元。四項產品合計進口額35.7億美元,占低壓電器產品同期進口總額的56.2%。
三大類產品為今年進口額增長速度最高。排在第一位的是電力電子元器件及靜止變流器,1~10月,產品進口額增長速度為147.47%,進口額為41.72億美元;第二是中小型電動機及發(fā)電機,增長速度為6..19%,進口額為5.71億美元;第三是低壓電器產品,進口額同比增長42.79%。
WTO后過渡期企業(yè)進出口面臨難題亟待解決三大問題
隨著我國加入WTO后過渡期的到來,我國電工電器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的局面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今后一個時期出口企業(yè)將面臨沖擊。
究其原因,一是隨著我國關稅的進一步降低、進口配額等貿易保護措施的取消,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將進一步融合,國外產品將以品牌、質量和較為合適的價格,大舉進入中國市場。預計今年電工電器產品進口總額將突破270億美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約占國內市場(約9000億元)的25%,明年將會繼續(xù)有所提高。二是由于出口退稅率下調、原材料價格暴漲等因素影響,出口電工電器產品利潤空間所剩無幾,出口企業(yè)積極性將會受挫。目前在電工電器行業(yè)出口產品中,除電動工具整機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仍保持在17%外,其余產品均下調了4個百分點,從而使利潤率下降了4個百分點。再加上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而且明年將會繼續(xù)小幅攀升,使那些以價格為主要手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電工電器產品(電動機發(fā)電機、電動工具、電線電纜、低壓電器、變壓器等幾大類產品約占電工產品出口額的60%)的出口將受到很大影響。雖然某些產品今年以來的出口增速仍維持在20%~30%,但已屬于強弩之末。
面對WTO后過渡期給企業(yè)出口帶來的挑戰(zhàn)和難題,要抓緊做好如下工作:
提升技術附加值,盡快完成產品更新?lián)Q代。目前,我國出口的電工電器產品80%~90%屬于產業(yè)鏈中的低端產品,前些年主要靠低成本、低價格的優(yōu)勢打入和占領國際市場。隨著WTO后過渡期的到來,國內市場將進一步國際化,隨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市場競爭優(yōu)勢已經不復存在。同時也不能再走耗費大量資源、效益低下的老路。而加速科技創(chuàng)新、努力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盡快完成產品更新?lián)Q代、形成規(guī)模生產能力、爭創(chuàng)品牌,才是穩(wěn)定和擴大電工電器產品出口的關鍵所在。
應對歐盟兩指令技術壁壘,重點組織基礎材料的攻關。歐盟《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所涉及的產品都是我國出口歐盟的主導電工電器產品。目前,我國出口的這些產品尚不能滿足歐盟指令的要求。中國電器工業(yè)協(xié)會已受商務部的委托,將此列為重點研究課題。解決這個問題涉及到電工電器產品所用的基礎材料、電器基礎件以及量大面廣的眾多電工電器產品,涵蓋了整個產業(yè)鏈,要組織對基礎材料研究的攻關。由于情況復雜,時間緊迫,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給予政策優(yōu)惠和資金支持,力爭盡快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