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走低成為當前浙江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
今年以來,浙江省市場物價持續走低,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0.7%。從月度運行走勢看,1月份下降1.4%、2月份下降0.15%、3月份下降0.7%。 浙江省城調隊調查分析,市場物價的持續低迷已成為當前浙江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給浙江經濟發展帶來了影響。 物價走低給浙江國民經濟運行帶來正面影響:一是弱化國際經濟對我國的沖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在進口關稅上已開始與國際標準接軌,部分產品的進口關稅正逐步降低,尤其是部分高價工業品如汽車、彩電、空調、電腦、照相機等,低價進口商品的流入必將沖擊國內市場價格,物價走低可以弱化進口商品的低價沖擊。二是有利于企業形成市場競爭壓力,促進市場競爭,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和企業組織內部優化。目前這種真實的價格信號,客觀地反映了供給與需求結構的合理程度,在此條件下進行的結構調整,為整個國民經濟指明了方向。三是有利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價下跌,居民手中的貨幣相對增值,物價低走的最大受益者是消費者。四是有利于社會穩定。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使下崗、失業人數增多,物價穩定有利于社會穩定。糧、油、蛋、菜生活必需品價格穩中有降,可以減輕居民生活壓力,特別是對下崗職工和困難戶有一種生活有保障的心理安全感。 物價持續走低也給國民經濟運行帶來負面影響。物價持續負增長容易使人們對經濟前景預期暗淡,信心降低。一是影響經濟發展速度。價格低走,企業銷售產品得不到應有的收入和補償,使許多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虧損加劇。這不僅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投資熱情,而且會影響到職工收入水平和消費信心,并影響到整個消費市場,最終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二是影響農民收入,制約農業經濟發展。近兩年由于需求不旺,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必然影響到農民收入減少,從而影響農業的再投入,并影響到農業生產的擴大和農村工業品市場的開拓。 根據一季度浙江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價格運行分析,今年上半年的價格走勢不容樂觀,國家雖采用下調存貸利率的宏觀調控手段,但對促進居民消費方面的作用不明顯,決定了上半年物價不可能大幅度回升。從發展趨勢判斷,多數工業消費品價格繼續低位運行,在較長時間里難以改變的特點,決定了價格總水平要 走出負增長區間,還比較艱難。據測算,今年食品類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的走勢將決定浙江整個居民消費價格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