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弱數據引發需求擔憂倫銅下探至兩個月低位
2014年春節期間,LME三個月期銅微漲0.12%,一度下探至兩個月低位,因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引發需求疲弱預期。受美元走強和中國春節假期前需求疲弱拖累,倫銅在1月的最后兩個交易日延續跌勢,并最終錄得4.5%的月度跌幅,為七個月來最大。此后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以及美國的制造業增長放緩,令銅需求前景進一步惡化,LME三個月期銅在九連跌后觸及兩個月低位7016美元。盡管在LME銅庫存降至一年低位以及歐元走強的支撐下,探低回升,但對中國需求疲弱的擔憂,依然令期價承壓。
央行動態
1月2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每月購債規模進一步縮減100億美元,從2月開始每個月購買650億美元債券,少于目前的750億,堅持推行縮減量化寬松(QE)的計劃,盡管近期新興市場震蕩。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其任期內最后一次政策會議上也沒有改變美聯儲的另一項主要政策:美聯儲將在一段長持間內保持低利率的較長期計劃。
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表示,“近幾季經濟活動升溫,”基本上未理會12月意外疲弱的就業增長數據。同時承諾,將維持低利率直至美國失業率降至6.5%以下后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通脹率仍低于2%的情況下。
2月6日,歐洲央行宣布將維持利率在0.25%不變,總裁德拉吉此后表示,歐元區經濟面臨的風險仍偏向下行,通脹率將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低水平。他還表示,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屆時將取得更多可用信息,包括首次延伸到2016年的歐洲央行內部最新預估;他的表態立即讓市場對于歐洲央行可能在3月采取行動保持警戒。
經濟數據
春節長假期間,中美歐三大經濟體制造業數據相繼出爐,冷暖不一。此前一周保守債務危機之苦的歐元區經濟持續回暖態勢,數據顯示,受新訂單強勢增長推動,新年首月歐元區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4.0,略高于初值53.9,也高于12月終值52.7,擴張幅度創2011年中以來最大。這主要歸功于德國制造業急劇擴張且歐元區邊緣國家出現復蘇,但法國制造業活動仍處于萎縮區域,從而對整體表現構成拖累。
而中美兩國制造業因需求放緩而雙雙回落。2月1日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1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六個月低點50.5,顯示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受春節因素影響擴張勢頭有所放緩。國家統計局網站上刊登新聞稿,認為PMI數據盡管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但連續16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中國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而1月PMI的回落主要受春節臨近因素的影響。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ISM制造業指數擴張第二個月放緩,由去年12月56.5,降至51.3,創八個月低,也遠低于市場預期降至56。新訂單指數由去年12月所創2010年4月以來高位64.4,急降至51.2,降幅為33年來最大,令制造業指數跌至八個月低位。
美元走勢:
2014年春節期間,美元指數震蕩下行,小幅下挫0.25%,受美國強勁數據和新興市場動蕩影響。優于預期的第四季GDP、消費支出、芝加哥制造業和消費者信心數據鞏固對美國經濟經受得住新興市場動蕩和美聯儲縮減少購債規模的沖擊的認知,美元在1月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揚0.26%至81.25,從而錄得1.3%的月度升幅,為2013年5月以來最大月度漲幅。此后,新興市場貨幣下挫令低風險貨幣以及包括對美國公債和德債等資產的需求增加,加之美國制造業數據意外疲弱引發對美國經濟成長的擔憂,美元指數在雙重打擊下回吐此前升幅。周四,歐洲央行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并表示歐元區沒有通縮問題令歐元大幅走高,美元受壓跌穿81點。
CFTC持倉
非商業持倉 商業持倉
時間 總持倉 多頭 空頭 凈頭寸 套利 多頭 空頭 凈頭寸
1月28日 152,829 51,840 51,836? 4 15,623 70,361 66,484 3,877
春節期間,受中美兩國疲弱制造業數據拖累,基金金屬需求前景承壓,非商業多頭持倉減少至2013年12月初以來最低,與此同時空頭持倉小幅增加,凈頭寸雖繼續保持凈多,當僅有4手,為12月10日以來最低,市場看空氛圍濃重。
LME庫存:2月6日LME銅庫存為309,250噸,較1月30日的庫存316,200噸減少6950噸。
投行觀點:
1月31日,巴克萊資本(Barclays)在一份報告中稱,從技術圖表上看,預計銅價短期內目標或為每噸6,910美元,鎳價目標料為每噸13,205美元。報告稱,基本金屬整體上料下滑。中期內,基本金屬走勢料步履蹣跚,因數個新興市場央行開始加息,且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1月31日,荷蘭銀行(ABN Amro)在一份報告中稱,預計短期內,銅價料較為震蕩,主要是受美聯儲減持繼續縮減購債規模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但報告稱,預計第一季度末,銅價料高于目前水平,“因經濟增長前景改善,諸如建筑,電子和機械制造等終端消費行業的需求前景在2014年將進一步好轉。”
節日期間行情回顧:
1月30日,倫敦期銅周四跌至兩個月低點附近,受美元走強和中國春節假期前需求疲弱拖累。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量低,令銅價跌勢受限。 LME三個月期銅收報每噸7,095美元,稍早觸及12月初來最低的7,066美元。
1月31日,因新興市場動蕩和擔憂中國經濟成長。期銅延續跌勢,觸及兩個月低位,1月錄得七個月來最大月度跌幅。LME三個月期銅跌0.4%,收報每噸7,065美元,此前跌至12月初來最低的7,033.50美元,在1月下跌4%。
2月3日,期銅跌至兩個月低位,因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以及美國的制造業增長放緩,令銅需求前景進一步惡化。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盤中跌至兩個月低位的每噸7,025美元,收報7,038美元,周五收報7,095美元。
2月4日,期銅持穩,盤中觸及兩個月新低,因投資人在短期供應緊張,和中美制造業數據疲弱及新興市大跌的因素之間權衡。LME三個月期銅收報7,041美元,周一收報7,038美元。盤中跌至每噸7,016美元,此為12月4日來最低,且自1月21日來下跌約4%。
2月5日,期銅下滑,在一度上漲后恢復跌勢,因投資人擔心中國需求疲弱,以及中國市場周五恢復交易后可能會因應倫敦市場價格下挫做出調整。期銅周二和周三盤初自兩個月低點反彈,但隨著交易日的展開,期銅也回吐了升幅。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微跌0.04%,報7,038美元,稍早高見7,085美元。
2月6日,期銅上漲,因歐元走強及預期主要消費國-中國在周五結束假期后價格將反彈,新興市場也恢復相對平靜。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報7,130美元,稍早高見7,2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