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總經理披露企業過冬七大絕招
研華大中華區總經理何春盛近日在深圳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披露了研華過冬的七絕招:第一招,資源由冷點向熱點轉動;第二招,練好基本功;第三招,真心成就客戶,創新服務模式;第四招,消除企業內負面氛圍,強調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第五招,推動員工參與社會公益;第六招,創新業務模式;第七招,不裁員,不節流,只減高管薪水。
這七大絕招中的第五招初看起來好像怎么也跟過冬掛不上鉤,但仔細一琢磨,不由得敬佩研華高層站得高看得遠啊,這哪里是一條經濟對策,分明是一條政治對策,研華想借此良機在同行中占住“道德高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很虛,不明白這對企業過冬有什么實際意義。但這只是你對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關系感受不深的緣故,真正的企業經營高手對此是有深刻理解的。
這里明白直接的一個實例是中國民間的“抵制日貨”運動,消費者是有感情的,一旦傷了感情,你東西再好也不見得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做企業其實也一樣,一個企業如果在市場上的名聲不好,恐怕你就是有再好的技術和產品也不見得能做大。相反,你的客戶從心底里就會對你有所包容或寬容,很多時候這就是軟實力,這就是設計中標的關鍵臨門一腳。因此可以說,研華已深諳此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企業的決策層沒有一顆高尚正直的心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而只是把目光盯在如何為企業賺更多的錢上,那么他們幾乎不可能想到這一絕招。從這個意義上說,研華做得相當的成功。何總在主題演講中也開宗明義地說:“一個企業雖然對社會這個大經濟體的走向起不到太大作用,但企業對社會是有責任的。一個好的企業應該多想想自己能為社會創造什么價值,而不是整天琢磨怎么樣賺更多的錢。研華一路走來,這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核心理念。如果一個企業的眼睛只盯在利潤上,那么這個企業的價值觀肯定將發生扭曲,而這是會出大問題的。反過來看,如果一個企業能夠為社會創造獨特的價值,那么社會肯定也會給它相應的經濟回報。”
何總表示,現在研華每年夏天都會全資資助60名左右大學生進行純公益的暑期實習活動,并在公司內部推動義務植樹、助學義教、多背一公斤、天使之家等純公益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讓研華人對社會責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且也為研華招募更多深具社會責任感的才俊之士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這是我第一次見何總,但這番話讓我感覺到何總那一份關愛人類關愛社會的思想境界已經遠遠超出了職業經理人,如果美國華爾街的那幫高管也有那么一點像何總這樣的胸境,那么我想眼前的這場金融危機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生,我們也就無須像現在這樣整天為未來擔憂。
第七招不裁員、不節流、只減高管薪水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現在幾乎所有利潤滑坡的公司都在裁員和節流,以減輕自己的經營壓力。唯獨研華盡管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仍能秉持自己那份對社會責任感的承諾,堅持不裁員政策,堅持與員工和社會共渡難關。在目前所有公司一片“開源節流”的喧鬧聲中,研華不節流政策再一次令研華顯得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不過,何總解釋道:“其實不是我們不想節流,而是無流可節。因為我們不管牛市熊市一直以來都很節約,如研華所有人員出差一律不住星級酒店,只住簡樸實用的‘如家’。”
只減高管薪水也是研華體現其社會責任感的一大特色,雖然何總也承認這對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但這實在是一舉三得的絕妙招法,一來保障了大部分中低層員工的生活質量不會降低,從而保證他們在此困難時期不會與公司離心離德;二來高管的生活質量也不會因減這一點薪水受到實質影響,而影響工作情緒;三來提醒高管當前是非常時期,需加倍努力。
從目前的行業報道來看,其它公司如此操作的可謂是少之又少,不由得愈加佩服研華不已。
用這兩招安定社會和員工民心之后,研華其余五絕招開始在如何更好地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這一理念上做文章,總體策略上可分為向外看和向內看兩部分。第一招和第三招向外看,第一招緊盯目前有大筆錢流入的應用熱點,如列入中國政府4萬億投資計劃中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如會大量用到工業電腦的10條高速鐵路項目、全中國十大城市將啟動的軌道交通項目、新能源(地熱發電、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等)項目、以及環保項目。第三招把客戶放在第一位,強調只有先成就客戶,才能為研華帶來持久可靠的成功。
第二招、第四招和第六招向內看。第二招強調練好內功,看看自己還能為客戶創造什么競爭對手做不到的獨特價值。第四招鼓舞內部士氣和激發員工的自信心。第六招力求在當今硬件同質化問題日趨嚴重的競爭環境下,為研華創造更多的軟優勢。這些創新業務模式包括:軟件設計服務、由區域劃分轉向產業分類的直銷模式、系統集成服務、設計制造服務、4+n成長引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