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核電制造實現“兩翼齊飛”
金融危機之下,上海電氣重工集團卻迎來發展機遇。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電氣重工集團總裁呂亞臣透露,近期,上海電氣將對已經完工的2臺蒸發器,提交核電站業主驗收;3月下旬,將陸續發運2套控制棒驅動機構,即將完工的1套堆內構件也將按期交貨。
電氣重工集團2008年在手的核電核島主設備合同金額超過100多億元人民幣,正在重點跟蹤的項目可望獲得超過70億元的訂單。
呂亞臣介紹,在2008年,上海核電制造已實現“兩翼齊飛”。閔行基地的熱加工擴能改造基本完成,臨港基地建設也已初具規模,“這意味著,我們有了更好的生產能力,逐步能形成核島、常規島、控制系統、核電材料、輔助設備的核電產業鏈。”
根據呂亞臣披露的最新數據,目前,閔行基地大型鑄鍛件生產能級可以達到——最大一次澆注鋼水量720噸、單件鑄鋼件最重450噸、雙真空鋼錠最重600噸和最大鍛鋼件350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65萬噸自由鍛造油壓機已經投入試運行,為突破核電大型鑄鍛件的技術瓶頸創造了前提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