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斯通將在武漢建全球最大的鍋爐生產基地
“每次來中國,我都很高興,這次是我過去一年第4次來中國,我總是盡可能多地訪問中國。”2月9日,阿爾斯通全球總裁柏珂龍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開的記者見面會上侃侃而談。
此次,柏珂龍跟隨法國前總理一道訪問中國,引起業界注目。在見面會上,柏珂龍接受了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媒體訪問。
柏珂龍表示,“面對金融危機,我看好中國政府提出的4萬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我確信,這種經濟刺激方案將對阿爾斯通這樣的公司帶來商機。事實上,全球范圍內多國政府都在優先考慮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電力及交通運輸領域的恢復與重建計劃,阿爾斯通將抓住這次機遇。”
“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的需求更加強勁,同時我們也儲備了大量的訂單。目前阿爾斯通儲備的訂單總額達470億歐元,能夠滿足30個月的生產需求。”柏珂龍說。
據介紹,經過30年的業務發展,中國已經成為阿爾斯通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阿爾斯通在中國擁有13個生產基地、18家實體企業,約9000名員工。這一規模在阿爾斯通全球各大區域市場中位居第二。
看好中國經濟刺激方案
《21世紀》:全球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愈演愈烈,請問阿爾斯通受到了哪些不利影響?
柏珂龍:面對金融危機的破壞力,我們是沒法免疫的。但我相信,從中長期來看,市場會出現一些波動,但是整體而言全球經濟仍在增長與發展。
因此,大家不會看到我們公司在戰略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我們會繼續按照以前的長遠規劃更加謹慎地執行,以便為全球市場提供服務。
《21世紀》:您認為在全球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一變化是否會影響阿爾斯通在中國的發展?
柏珂龍:很顯然,金融危機給實體經濟帶來了影響,當然也包括中國。我們已經看到,全球范圍內多國政府都在優先考慮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電力及交通運輸領域的恢復與重建計劃。
我們也注意到,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多個國家都推出了經濟刺激方案。在這些方案里,都提到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具體說,這方面的規劃重點包括發電、軌道交通等等。特別是中國政府,及時提出了4萬億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目前,我們正在加緊開發市場。
《21世紀》:那么你怎么看待中國政府的4萬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柏珂龍:我想強調一點,在這一經濟刺激方案之下,相比其他公司而言,我們搶占了先機,因為我們公司服務的領域主要是基礎設施。我相信,整個機械裝備行業都將從中受益,而不只是某個公司。
我確信,中國政府的這一經濟刺激方案將對像阿爾斯通這樣的公司帶來業務拓展的機會,不僅是鐵路線路、機車車輛,包括其他基礎設施,例如信號系統、電氣化設備也充滿了機會。
《21世紀》:根據你的判斷,這種政策利好的影響將在什么時候給包括阿爾斯通在內的企業帶來實際效益?
柏珂龍:至于這個利好影響什么時候能夠顯現,這要看到底是一筆大的新訂單,還是對現有項目的追加,這將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上述投資計劃一旦啟動,這種利好影響就不只局限于我們一家公司。因為一筆訂單會涉及非常廣的供應鏈,所以基礎設施的新建,會給一個國家帶來間接和直接的巨大影響。
比如鐵路機車車輛,我當然希望中國市場能帶來新的訂單。再比如說地鐵,總需求到底是怎樣的規模?我們認為這種需求非常大,不僅能滿足我們企業的生產需求,也能為其他的同行帶來產能增加的機遇。所以,經濟刺激計劃的影響將非常深遠。
投資策略更加謹慎
《21世紀》:在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下,阿爾斯通如何設計自己的投資策略?
柏珂龍:談到投資計劃,目前我們正在執行比以前更加謹慎的投資決策。比方說以前我們可以一筆投入100塊錢,現在可能分兩步走,先投50元,然后再投入50元。阿爾斯通在全球是這樣的,在中國也是如此。現在來看,我們會繼續執行這一投資策略。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這不僅在金融危機時體現得非常明顯,未來也仍將是一個事實。毫無疑問,這給阿爾斯通提供了許多商業機會。近幾年,我們在中國的訂單約10億歐元,這都決定了我們將加大投資中國。
但是,在未來的幾個月內,由于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我們不能完全排除需求減緩的可能,但是阿爾斯通將以強勁的財務業績作后盾。目前阿爾斯通在全球擁有470億歐元訂單儲備,足夠滿足30個月的生產需求。
我認為,阿爾斯通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擁有充足的現金流,不會受制于不確定性或高利息的信貸條款。這是我們加大投資中國的后盾與保障。
《21世紀》:您能否透露阿爾斯通會在中國市場的哪些領域增加投資?
柏珂龍:具體有兩個比較大的新項目:一個是正在為武漢鍋爐廠建造一個嶄新的工廠,將在2009年下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將是阿爾斯通在全球最大的鍋爐生產基地。在這個項目中,阿爾斯通將為該工廠提供先進的鍋爐技術,以及國際化的管理體系。
另一個項目是,天津阿爾斯通水電設備有限公司正在新建車間廠房,將專門用于為國內及海外市場提供最新的水輪發電機技術。
至于在技術方面,我們都是通過跟合資公司談判進行技術轉讓,并將在未來繼續這一政策。技術轉讓條件是經過雙方共同商定的,也是清晰的。
《21世紀》:除了傳統的水電火電領域之外,阿爾斯通是否會加大新能源領域的投資?
柏珂龍:中國政府日益增強的環保意識,為今后阿爾斯通在中國市場尋找合作機會開辟了新的可能。
阿爾斯通正在計劃將風電產品引入中國。事實上,我們正在探討兩種可行的合作方式:一種就是由我們獨資建立一個風電工廠,包括在本地實現風電機的生產;第二個就是通過與當地合作伙伴合作來加速在中國的發展步伐。
總結來說,盡管目前風電市場已有不少的參與者,但阿爾斯通始終相信,無論我們獨資開展業務,還是跟中國企業合作,同樣會對這個行業帶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