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振興十措施或將出
日前,一份由工信部主導制定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2009年—2011年)初稿(下稱“規劃初稿”)已正式完稿,規劃中將提出加快實施一批重大工程,主要涉及集成電路、平板產業、3G、寬帶通信等。
“我們認為此次規劃和十一五規劃的一個重要不同,是以推廣國產產品、扶持國內企業來擴大內需、應對危機,這將刺激相關行業龍頭公司收入增長,扭轉市場因外需下降而產生的悲觀預期。”據一位對該初稿內容有所了解的行業人士說。
十大措施應對三大任務
電子信息產業目前面臨巨大挑戰,發展增速呈現急速下滑趨勢。為應對目前電子信息產業所面臨的困境,該規劃初稿中明確提出未來三年(2009年 -2011年)振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目標:實現產業穩定增長,未來三年繼續保持二倍于GDP增速的增長速度,力爭如期完成“十一五”規劃產業規模發展目 標;結構優化取得成效,軟件和信息服務比重提高到15%,加工貿易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降至75%,初步贏得核心產業發展主動權;不斷增強創新能力;產業自 身發展對GDP增速的貢獻不低于0.7%,保持外貿出口穩定,占全國外貿出口比例保持在1/3以上。
為實現上述四大目標,該規劃初稿提出了在未來三年,將以十項政策措施六大重點工程應對三大任務。
該規劃初稿指出,近三年內,振興電信行業的三大任務分別包括:核心產業重點突破,逐步掌握發展主動權;振興傳統骨干行業,確保穩定增長;以應 用帶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刺激國內市場消費需求,推動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以新需求帶動新增長。
而以此為目標,即將上馬的六大重點工程分別包括:集成電路產業技術水平和產能提升、平板產業升級和彩電工業轉型、新一代移動通信(TD-SCDMA)產業完善、數字電視推廣應用和產業鏈建設、計算機和下一代互聯網應用、軟件及信息服務培育。
其中更涉及到包括:支持“909工程”升級,建設12英寸、65-45納米的集成電路生產線;支持骨干企業建設6代以上液晶屏(TFT- LCD)生產線;通過電信運營商在3年內完成覆蓋全國的TD-SCDMA網絡建設,帶動國內通信設備制造業發展;建設基于自主音視頻標準的數字電視內容綜 合服務體系(平臺);建立國家數字電視應用工程中心,支持數字電視專利池建設,進一步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標準;三年內完成政務外網向下一代網過濾;實施政府 國產軟件替代計劃等等一系列具體的工程計劃。
為配合該六項重大工程的十大政策措施則包括: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出臺和落實財稅扶持政策;加大對外向型企業的支持力度,將彩管、玻殼等 25種重點電子產品出口退稅比例升至17%;擴大國內需求,推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網絡建設、形成6000億元以上的投資規模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