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漲勢未盡謹防走勢分化
二季度以來,有色金屬價格強勁反彈,LME鎳、鋁、鋅、鉛紛紛創出近一年新高,分別較春節后上漲了35%、17%、19%、8%,其中鎳最高漲幅接近50%。有色金屬價格集體發力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對此,筆者認為流動性寬松、供應緊于預期以及賣盤力量不足是引發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流動性寬松助推有色金屬輪番走強
首先,今年以來全球流動性進一步寬松。第一,雖然美聯儲逐步縮減QE規模,但這只意味著流動性寬松程度降低,并不代表緊縮。反而,持續數年的QE政策所累積的流動性在今年得到充分體現。第二,6月5日歐洲央行宣布下調歐元區主導利率10個基點,至0.15%的歷史新低,同時將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1%,將隔夜貸款利率從原先的0.75%降至0.4%,這意味著歐元區進入負利率時代。第三,我國央行先后實行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數百億流動性。總體來看,全球流動性極為寬松。
在流動性寬松的大背景下,歐美實體經濟復蘇穩健、需求良好,加之股市高企而有色金屬價格處于相對低位,因此國外投資者明顯加大了對有色金屬的資產配置份額。自今年春節至今,LME銅、鋁、鉛、鋅、鎳持倉量分別增加了24%、24%、17%、12%、35%。從對比數據看,持倉量增加和有色金屬價格上揚有著較強的正相關關系。因此,筆者認為資金流入是推動有色金屬價格走強的主要原因。
其次,供應緊于預期是今年有色金屬市場的另一個特征。緊缺最為明顯的當數鎳,今年年初印尼宣布禁止鎳礦出口,導致全球紅土鎳礦供應明顯受損,引發鎳價大漲50%。再者是鋁和鋅,2013年以美鋁、俄鋁為代表的海外大型電解鋁企業紛紛減產,影響累積至今。最后是鉛,據筆者了解,由于國內鉛價持續低迷,及白銀價格疲軟,國內鉛礦、冶煉廠利潤普遍不佳,生產意愿不強。今年上半年我國精煉鉛產量為224.5萬噸,同比減少2.8%。而金屬銅則沒有明顯出現全球供應緊張的情況,因此其上漲力度也最弱。
最后,賣盤不足是有色金屬價格上漲不可忽略的因素。據筆者了解,鎳、鋅、鉛的上游企業并未大量參與賣出保值,反而減少發貨收緊現貨推升價格上漲的意愿較強,因此現貨供應及套保盤壓力并未體現。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銅作為最為成熟的有色金屬,產業鏈套期保值模式較為完善,因此賣出套保壓力要明顯大于其他品種。此外,在宏觀企穩、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投機資金做空意愿大幅下降。
綜上,筆者認為全球流動性寬松、供應緊于預期以及賣盤力量不足是有色金屬價格輪番走強的主要原因。鎳作為供應預期最為緊張的品種率先上漲,且漲幅最大。鎳上漲結束后,鋅、鋁作為供應次緊的品種開始走強。最后不被市場關注的鉛最后發力,上周五以漲停收盤。
板塊漲勢仍未結束,需警惕品種分化
展望后市,筆者認為鎳價漲勢顯現疲態;鋁鋅進入上漲中后期,可能還有最后一波拉升;鉛則可能成為資金新寵,具有較大上漲潛力;銅由于賣盤壓力較大以及市場參與者眾多炒作困難,仍將維持高位振蕩走勢。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和2009年不同,此輪有色金屬價格上漲并非需求增長所致,因此仍然難言牛市來臨,反而需要警惕價格過度炒作后,多頭平倉以及套保盤伺機大量入場致使價格以“尖頂”方式結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