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基金力推裝備制造業振興
核心提示
2009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了關于開展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籌備的申請,基金總規模200億元。同時,省發改委獲準開展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及其管理機構的籌備工作。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籌備的正式獲批,使我省裝備制造產業從此擁有了第三個直接融資工具,這將對籌集更多資金發展裝備制造業,拉動內需,促進投資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觀點
——裝備制造業基本現狀及其獨特性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持其發展。高度依賴銀行間接貸款與上市融資兩個渠道來解決裝備制造業的資金需求常會遇到瓶頸。
——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是通過私募股權投資方式直接進入到裝備制造業里,從而提高裝備制造企業資本充足率。
——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籌備獲批將使我省裝備制造企業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推動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
歷經一年多的等待,對于裝備制造業已成為第一大工業支柱產業的遼寧來說,終于迎來了在裝備制造業直接股權融資的利好信息。
2009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了關于開展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籌備的申請(發改財金(2009)40號)。省發展改革委獲準開展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及其管理機構的籌備工作。
2月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省發改委財金處副處長賈東方表示,獲準批復的這只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屬于國家三批試點批準的產業投資基金之一,此次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籌備是綜合了此前國家東北辦與國家開發銀行和遼寧省兩個申報方案。
盡管目前還尚未明確具體細則及籌備進程,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只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將在發展我省裝備制造業直接股權投資與利用產業投資基金融資方面都會起到一個促動作用,能夠拓寬裝備制造業所需大量流動資金的渠道,激活存量資產,使金融與產業得以密切結合,對于全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都是一個推動。
裝備制造業資金需求獨特
裝備制造業在我省的地位不言而喻。自我省將裝備制造業作為老工業基地振興突破口之后,2006年裝備制造業產值首次超過石化、冶金行業,成為我省第一支柱產業。
隨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深入推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一直高于全省工業平均增幅。就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在經濟背景不利的條件下,裝備制造業對我省經濟的支撐作用仍處于不斷增強的態勢,2008年我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894億元,比上年增長22.3%,增幅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平均增長水平4.8個百分點。
處于這樣重要地位的裝備制造業,卻有著一個基本的現狀,就是裝備制造企業的產品多為大型成套設備,生產周期一般需要12至24個月,而用戶的啟動預付金僅有10%至20%,因此,裝備制造業需要大量流動資金墊付來購買原材料、配套件等,才能維持生產經營。
熟悉通用機械行業的人都知道,由于裝備制造業產品銷售多采用訂購方式,裝備制造業企業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應變能力相對較弱。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大多數也需要靠企業內部消化,常常會出現利潤轉移而造成企業效益大幅下降的情況,因此會導致很多裝備制造企業流動資金嚴重匱乏。
一直以來,裝備制造業的資金來源大都來自商業銀行的間接貸款與企業上市的直接融資。在我省,裝備制造業企業上市的數量并不很多。加之裝備制造業的資金需求獨特因素,如遇到銀行緊縮信貸的情況就會出現資金瓶頸問題。
產業投資基金成為第三個有效融資工具
除了銀行貸款、公開上市融資之外,解決企業資金需求的就是國家鼓勵的產業投資基金。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在對試點產業投資基金介紹時稱,企業未來不能僅僅依靠商業銀行間接融資,要通過產業投資基金的股權投資活動,提高企業的資本充足率水平,降低資產負債率,促使企業做大做強。
所以,產業投資基金是繼銀行貸款、公開上市融資后的第三個有效融資工具。產業投資基金從理論到實踐一直扮演著這樣一種角色,以股權形式為未上市企業提供融資。
我國2006年最初批準設立了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已經開始對兩個項目進行實質性的投資。此后,我國又先后批準三批產業投資基金試點,一共試點12只(包括特批2只)產業投資基金。
賈東方告訴記者,向國家發改委爭取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有多家,我省是其中之一。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大戰略部署過程中,針對加快我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產業投資基金試點的有關政策,早在2007年,省政府與沈陽市就制定設立了“遼沈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方案,正式向國家發改委申報了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申請。
2008年7月國務院同意開展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等四只產業投資基金試點。隨即我省向國家發改委呈報了參與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的申請。
在申請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過程中,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省發改委對基金方案設計、管理機構的選擇、同有關部門的協調等方面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最終獲得批復籌備。
與我省同時申請的還有國家東北辦與國家開發銀行申請的“振華產業投資基金”方案,其申請基金發行規模是500億元。
目前得到國家發改委批復籌備的“裝備制造業產業投資基金”是綜合了上述兩個方案的結果,基金總規模200億元,可以分期募集。
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籌備進行時
省發改委雖然已獲準開展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及其管理機構的籌備工作,但了解其內在實質情況的賈東方對記者表示,由于還沒有具體的籌備細則,而我國規范該類基金的《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在反復修改完善中,仍未正式出臺,因而目前對于這只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具體運作方案仍未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裝備制造業這樣的產業投資基金,從國家層面的態度來看,越來越趨于正面明朗化,國內多家商業銀行也都在申請介入這一新興業務。
最初參與利用“產業基金支持產業振興”課題研究的一位專家表示,一旦產業基金的設想得到批準,一些對國民經濟發展特別重要的國有骨干裝備制造企業將會獲得重點支持。該產業基金一是主要用于一些重要技術領域和重大開發項目的補助以及高精尖產品生產環節的流動資金貸款貼息;二是通過設立重大裝備研制風險基金,用于支持因產品生產周期過長而帶來的流動性資金不足。
就我省而言,設立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是新事物,仍需要了解學習其他產業基金的經驗。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仍會遵循市場化原則,采取私募股權直接投資的方式來運作,政府在其中只會起到一個引導作用,不會過多干預。
盡管沒有明確時間表,但賈東方表示,就全國其他幾只產業投資基金從籌備到掛牌的時間來看,大約都是一年左右,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也不會例外。
裝備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將會利于我省金融體系的完善,促進金融與產業的結合,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對于我省投資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資源配置的優化,產業結構升級的促進以及經濟結構的優化,都不可小視。特別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對于我省籌集更多資金發展裝備制造業,拉動內需,促進投資增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