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低位回升態勢能否延續有待觀察
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朱宏任近日說,我國工業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跡象逐步增多,初步扭轉了增速過快下滑的勢頭。一季度工業增速同比增長5.1%,3月份增長8.3%。輕、重工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8%和4.5%;其中3月份增長8.5%和8.3%,分別比前兩個月加快2.0個和5.6個百分點。但由于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和實體經濟下滑相互作用,不確定因素還在增多,外部需求持續萎縮,出口下降幅度較大;國內一些行業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等深層次矛盾影響深遠,經濟效益繼續下滑等問題十分突出,工業經濟低位回升的態勢能否延續還有待觀察。
經濟危機給中國汽車業發展帶來契機
美國汽車業多位知名人士近日表示,當前經濟危機給中國汽車業發展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各大汽車公司要想在全球市場獲勝,就必須在中國市場贏得先機。通用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楊世杰表示,中國人均汽車擁有量較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遠,因此汽車業在中國增長空間巨大。至少在未來10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全球增長領頭羊的地位。底特律中華商會會長譚明安表示,如果中國汽車廠家能夠抓住這一機遇,以市場換取技術并消化掌握,中國可望由汽車大國發展成汽車強國,全球汽車產業版圖也會隨之發生重大變化。
中國經濟或在年底走出低谷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陳東琪近日表示,自去年年底我國實施“積極寬松”政策后,目前經濟出現企穩跡象,從公布的種種數據可看出,我國會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走出經濟低谷。經濟危機自今年3月18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收購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起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雖然企業效益在短期內可能還不會恢復,但實施宏觀調控后消費者預期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等各種先行指標都開始上升,預計三四季度會有所改善。我國應該堅持“積極寬松”政策取向,進一步落實一攬子刺激計劃措施,在擴大公共設施基礎上擴大民間投資,增加消費,從而促進經濟回升。
實施商標戰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近日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多國經濟出現衰退的背景下,我國應全面推進商標戰略的實施和發展。實施商標戰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要,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根據以往歷史經驗,當全球經濟出現衰退時,一些國家往往會掀起貿易保護的浪潮。為應對危機,知識產權往往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而以支持企業在經濟活動中使用自有商標為核心的商標戰略,是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實施商標戰略意義重大。
全球經濟危機遠未結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近日表示,全球經濟危機遠未結束,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仍將處于困境。盡管近來經濟數據有好有壞,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傾向于認為,危機還遠未結束。許多國家,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還需要采取更多有效措施來應對當前危機。根據目前的預測,世界經濟將在明年上半年復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22日公布的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下滑1.3%,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其中美國經濟今年將下滑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