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輪胎行業:入春之后仍是乍暖還寒
歷經數九嚴寒后,飽受汽車業拖累的全球各大輪胎生產商迎來了春暖花開的季節,這對輪胎企業是個好的兆頭,他們感受到陽光普照所帶來的希望,進入3月以來,很多輪胎企業都是滿負荷生產。
這是不是說明輪胎行業徹底告別寒冬走進春天呢?在《汽車觀察》采訪的多家企業和多位專家紛紛抱以謹慎的態度--此局能持續多長時間尚難預料。
這種情緒并不是沒有依據的。"寒冬"的"后遺癥"在4月1日青島舉行的輪胎展上就有所體現,整個場館的后半區都空閑,并沒有設置展位,像米其林、固特異這樣的大佬都不得不收縮開支,勒緊褲袋過活,并未參展。米其林在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也不會參加,其內部人士表示,今年一整年都沒有參加展會的計劃。
冰火兩重天
"去年我們前三個季度還保持了比較強勁的態勢,第四季度確實受到影響,特別是國外的產業。"固鉑這個進入中國市場才兩年的輪胎企業,在這次青島輪胎展上占據一席之地,但其副總兼亞太區總經理曹克昌對《汽車觀察》記者談到去年10月份市場的低迷時,他連連感慨市場并非一帆風順。雖在國內的影響并不大,但其在北美的4家工廠中有兩家減產,另兩家關門。
近年來,中國輪胎行業驚人的增長速度,已形成將近40%的出口格局。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對34家內資輪胎企業統計,2007年子午線輪胎出口交貨量比上年增長52.2%。
然而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中國輪胎業正面臨一次重大的考驗。去年7至9月份輪胎出口量較上年增長下降趨勢明顯。而到了9月,已有十多家輪胎企業面臨虧損,虧損面達33.3%,產成品存貨達到創紀錄的42.3%。"這明顯是一個產能過剩的信號。" 北京西杰優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池勃然對《汽車觀察》說。
在國內,山東是全國最大橡膠加工省份,整個山東輪胎生產企業500家左右,擁有著三角、玲瓏、成山等5個中國名牌產品,產銷多年居全國之首。對于去年整個情況,在青島輪胎展上出席的山東省橡膠協會會長張洪民對《汽車觀察》記者說:"10月后,整個市場下滑很厲害,11、12月有近50%的企業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的狀態。"
事實是,自去年9月份產銷量下去后,12月份情況有所回升,而今年1月又出現一大轉折,情況不容樂觀,國際上知名的輪胎企業都受到一些影響。由于需求下降,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北美部分輪胎廠開始陸續停產,另一部分輪胎廠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將繼續減產,他們計劃削減其美國本土數個工廠的生產能力,并宣稱2009年可能減少生產1700萬套輪胎。
同樣狀況的還有米其林,他們在全球的大部分工廠開工不足,在北美的大部分工廠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并有繼續蔓延的趨勢。去年其輪胎銷量下降2.9%,利潤下降53.8%。普利司通公司對北美輪胎公司田納西州Lavergne工廠進行了裁員,還計劃停乘用車胎和輕卡車胎生產裝置。而他們預測今年的銷售收入將比2008年下降22%,利潤下降71%。
各企業的生產情況不盡相同。情況較好的公司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0% 以上,其中一些公司出口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經濟效益有了較大增加,像玲瓏集團,去年的增長在100%以上,效益增長遠高于生產增長。
"在國際市場上,玲瓏非常明確與誰競爭和拿什么競爭," 去年玲瓏集團銷售收入過百億元,出口創匯增長40%。在中國輪胎行業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競爭最為激烈的年份里,實為難得,在與國外一流輪胎廠競爭時,他們打出"性價比牌",玲瓏集團總經理王鋒說,這是玲瓏在逆境中實現較快增長的原因。而有效銷售網絡的建立對其開拓國際市場也是非常有用。他們在國外160多個國家擁有300多個直接客戶,都是當地有實力、多是家族企業的經銷商,他們把輪胎銷售當成事業來做,而非中間貿易商。當危機出現時,健康的銷售網絡為玲瓏的出口繼續增長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