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內燃機行業期待緩慢回暖
按照以往的慣例,每年的3月到6月是內燃機產銷最旺的黃金時期,但隨著2005年宏觀調控措施的顯現,汽車和工程機械市場在那段時期的出現萎縮,這也間接導致了內燃機產銷的大幅度縮水,使整個行業都邁入了不景氣陰影之中。而且內人及行業利潤較高的產品主要與汽車和工程機械配套,在強勢業務縮減的情況下,行業要實現利潤增長自然很難。
其次,生產成本的上漲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內燃機產品對象燃油的需求很高,普遍的汽油機出廠測試就要運行20多分鐘,而柴油機則更是長達到1個小時。所以,2005年燃油價格的瘋長不僅讓普遍白欣感到難以承受,也使內燃機企業的成本飛速增加。而在另一方面,有色金屬幾年來的持續彰彰以及勞動成本、成熟費用的增加也在不斷地為內燃機企業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對象國內的整機場來說,2005年是一個“戰亂”之年,這是因為不論是汽車還是工程機械,在這一年都大動肝火,拔刀相向,將一場場價格戰打的是血肉橫飛。而作為這些主機企業的配套商,諸多內燃機企業也遭受了這種池魚之殃。主機企業的講價也很大一部分都轉移到內燃機企業。成本上揚與價格下降這兩方面的影響,使內燃機行業出現了兩邊受擠的“三明治效應”。
最后,行業成本上升的另一因素是一些大型企業近幾年為適應國家對排放和節能的要求,開發一批新產品。
內燃機企業近幾年都相應加大了技改投資力度,固定資產增加,而同時產量并沒有大幅度增加,規模成本的上漲使單臺發動機的成本也相應提高。
總的來說,2005年對于內燃機行業來說是一個霜凍紙捻,在這一年里,行業中的各家企業都感到到市場透入骨髓的嚴寒。這樣一個遭遇困境的行業,可能委員值得欣慰的就是在其進出口方面的表現還算是差強人意。局統計數據,截至去年11月底,內燃機累計進口32.6億美元,同比下降6.17%,累計出口16.3億美元,同比增長38.47%,貿易逆差16.3億美元,同比下降29.01%。
今年內燃機行業的利潤雖然不可能出現大幅度上升的局面。但發展基調趨向平緩的增長。這首先是因為國家今年仍將會繼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貨幣政策生產會保持穩健,我國的國民經濟仍處于平穩高速發展期。在這個大的背景下,國內的一些型建設項目仍然會繼續進行,并將陸續批準一些新的建設項目,特別是能源、鐵路項目。航運、交通運輸以及奧運等項目的建設會加快步伐。國家仍會對加強對“三農”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運輸條件等,二十屆經濟在今年的復蘇也會為出口帶來一定的發展空間,基于以上的這些有利因素,今年內燃機行業的總產值和產量將會平緩上升,利潤下滑的態勢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