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銷售收入約331億元濰柴動力布局千億目標
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和相關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陸續開始公布實施后,重卡和柴油發動機市場已經率先感受到了經濟復蘇帶來的一絲暖意。
近日,《投資者報》從濰柴動力獲悉,公司今年一季度銷售回暖,其中工程機械、重卡等工程用車增長明顯,業績將較2008年四季度出現顯著提升。有機構更預測,濰柴動力3月份發動機銷量有望突破3.6萬臺,實現同比正增長。
2008年年底,公司董事長譚旭光高調發布了濰柴動力今后的發展目標,“力爭在2012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行列。”
合并湘火炬打造大濰柴
2004年,德隆系資金鏈斷裂,不得不出售包括湘火炬在內的諸多資產。由于湘火炬控股陜西重汽和齒輪行業第一的法土特,湘火炬的出售無疑帶來了中國重卡行業的又一次重組機會。
2005年8月,濰柴以10.2338億元拿下了湘火炬28.12%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2007年4月30日回歸A股。濰柴動力開創了H股上市公司以吸收合并方式回歸A股市場的先河,吸收合并湘火炬后的新公司,擁有中國最優秀的動力總成(發動機、變速箱、車橋)優勢,打造了國內最完善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公司業績大幅攀升。
目前,陜西重汽已經確立的6萬輛、8萬輛、10萬輛階梯發展目標,為濰柴發動機的配套前景創造了潛在的發展空間;在10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中,陜西重汽要貢獻350億~400億元;法士特的盈利能力與市場占有率甚至超過濰柴發動機,在1000億元規劃中,法士特至少將貢獻100億元。
聯手福田開拓新市場
濰柴在發動機方面的優勢在于提前進入市場的先發優勢和低廉的成本。
多年來,濰柴動力一直是福田汽車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兩家企業在產品制造、技術研發和銷售服務上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2006年6月,濰柴與福田汽車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擬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包括產品市場合作和股權合作。
根據協議,未來5年內,福田汽車就其重型汽車(14噸及以上)所用濰柴動力發動機、齒輪箱配套率,將不低于2007年濰柴動力在福田汽車重型汽車產品上的配套率水平,并逐年提高;福田承諾在未來5年內,除引進并合資合作的生產品牌發動機產品之外,不開發和生產同濰柴動力相競爭的重型汽車用柴油發動機、齒輪箱產品等。作為戰略投資者,濰柴動力將參與認購福田汽車定向增發的股份。
布局海外尋找新機遇
按照譚旭光的想法,濰柴動力的未來目標應該是成為一家通用發動機供應商,為重型汽車、客車、工程機械、船用、發電等行業提供大功率動力配套。
目前,濰柴在大功率發動機市場上的霸主地位十分穩定。在國內15噸及以上重型汽車和5噸裝載機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此前,濰柴和奧地利AVL公司聯合建立了“濰柴-AVL歐洲研發中心”,意圖繼續保持技術上的領跑優勢。
濰柴動力日前透過旗下子公司濰柴動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299萬歐元競拍獲得法國博杜安公司的相關資產,資產賬面價值約1382萬歐元,有關交易現正進行行政審批程序。據悉,濰柴的目的是拿到其16L的發動機技術。同時,公司還與通用汽車在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一家汽車零件制造分廠進行接觸。
“公司在資本運作市場,正積極尋找機會。”濰柴動力投資者關系部人士表示。據譚旭光透露,“濰柴每年開發的新產品就有幾十種,新產品產值已經占到企業工業總產值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