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產值將達700億元
隨著全球范圍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和環保壓力,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都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提高產業競爭能力、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新能源汽車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即使在車市低迷的情況下,美國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仍然在增長。
中投顧問汽車行業分析師李勝茂指出,中國的傳統汽車落后西方發達國家至少十幾年,然而,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國產車在這方面毫不遜色。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把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戰略在推動,希望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在世界汽車制造業占一席之地。財政部與科技部日前發出通知,在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并明確中央財政將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補助。初步考慮,在未來4年內,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支持部分城市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6萬輛以上。
目前,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家選擇采用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當前許多知名的汽車制造商都致力于開發采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如美國福特、克萊斯勒,日本豐田、三菱、日產、韓國現代、法國Courreges、Ventury等。除此之外,國內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吉利、奇瑞、力帆、中興等車企也紛紛在自己的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中搭載動力鋰電池。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起步雖晚于日本,但發展非常快,在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研發上也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
未來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趨勢將成為必然,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將催生龐大的產業經濟效應,對電池原材料供應商和廠商來說都是巨大的商業蛋糕。目前來看鋰電池則更適合作為動力電池。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08-20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預計,到2012年,新能源車的年產量將達到100萬輛,按每輛新能源汽車電池成本7萬元,正極磷酸鐵鋰材料52公斤,負極材料41公斤,電解液40公斤計算。1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將帶動5.2萬噸正極材料,4.1萬噸負極材料,4萬噸電解液的需求。對于國內電池廠商而言,這將是一個總產值700億元的大蛋糕。而如果按客車計算,這一數值還將提高3倍——每輛混合動力客車的電池需求是轎車的4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汽車產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慣性,其發展和轉型速度遠不及消費類電子,對電池的要求也遠高于消費類電子,在傳統消費類電子中贏利的電池制造商并不一定能將其成功的經驗應用于汽車零部件生產中,決心投入車用動力電池開發的企業對此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及資金及技術能力上的準備,千萬不要在一些概念的炒作下一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