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洗牌激烈中小變壓器企業艱難求存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電子變壓器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同時,國際市場和外資電子整機企業紛紛在華設廠,加速了行業洗牌。隨著變壓器行業的集中度日益提高,廣大中小變壓器企業生存艱難。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變壓器分會理事(擴大)會議于2007年12月1日至2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共計107個單位15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對變壓器行業的發展、新產品的開發、大企業的兼并重組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等問題熱烈討論。
根據權威機構統計,全國變壓器生產企業超過1100家(包括電力變壓器、電子變壓器、互感器、整流器等相關企業)。但我國變壓器市場呈現明顯地二元格局,有能力生產500KV變壓器的企業不超過10家,其中包括特變電工(27.91,-0.04,-0.14%,股票吧)旗下的沈陽變壓器廠、西安變壓器廠、天威保變(52.64,-0.09,-0.17%,股票吧)、常州東芝、重慶ABB、上海阿爾斯通等。通過多年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培育,沈變、天威保變、西變等三大變壓器傳統企業實現了關鍵領域的重大突破,全面掌握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變壓器的制造技術,并具有了±800千伏直流輸變電、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的研發能力,在高端市場已經打破了國外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
因此,500kV以上交流直流大容量變壓器市場基本被國內有實力的企業或外資企業所壟斷,形成了沈變、天威保變、西安變壓器廠與合資企業、進口設備分庭抗爭的局面,競爭態勢相對緩和。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保護下,國產設備的市場占有率逐步上升。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劃,未來70%的設備必須采用國產設備。而配電變壓器市場卻由其余1000多家變壓器(或更多)廠家去搶奪。盡管市場容量很大,但由于參與市場的廠家眾多,市場爭奪激烈,競爭手段向低價競爭方向發展。
現代電子產品的國際競爭不僅是質量、成本的競爭,更是技術創新和設計創新的競爭。隨著行業的激烈洗牌,中國變壓器企業將更多的面臨研發設計、品牌塑造、高新技術專業人才引進、跨國營銷體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挑戰,這些都需要有創新的眼光和創新的能力做支撐。因此,中小變壓器企業就必須嚴格規范企業管理,滿足國際化經營對企業的新要求。
銀聯信分析:
金融機會分析
首先,我國變壓器行業迅猛發展。
2006年1-9月,我國變壓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691.65億元,同比增長35.11%,實現利潤36.36億元,同比增長251.18%。在保持銷售收入快速增長的同時,利潤增速明顯快于銷售收入的增速,利潤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上升3.8個百分點。
其次,電力行業的發展將帶動變壓器行業騰飛。
在我國,由于在電力建設中嚴重地存在“重發、輕供、不管用”的傾向,以及由于電價定價機制不合理導致電網公司盈利能力低下,因此八五期間電網投資占電力基本建設投資比重不超過20%,九五、十五期間,電網投資的占電力基本建設投資比重不超過3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50%的水平,電網建設嚴重滯后電站建設。按一般規律,變電設備容量與發電設備容量之間的比例應該為12∶1,即每新增10MW裝機容量就需配變壓器120MVA,其中500kV變壓器12MVA。長期以來,我國變電設備和發電設備容量比相對偏低,2000年不到8∶1。2003、2004年,我國理論上需新增變壓器容量4.2億KVA、6.1億KVA,而實際產量僅為3.8億KVA、4.4億KVA,實際產量僅為理論需求量的90%、72%,容量比例進一步畸形化。
據初步匯總分析,“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將投資9000億元左右,南方電網“十一五”期間投資額也將達到3000億元。這樣,“十一五”期間,我國電網總投資將超過1.2萬億元,是十五期間電網投資5000億元的2倍多,以彌補歷史欠賬。
因此,我們預計,在電網投資的推動下,變電設備和發電設備容量比例將逐步回升。未來十年,輸變電設備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設備的升級換代、大容量、超高壓輸電線路建設、城市電網的改造將帶來巨大商機。
金融風險分析
首先,上下游同時擠壓,中小變壓器企業缺乏議價能力。
變壓器行業上游為鋼鐵制品、有色金屬企業,一般來說,硅鋼片、銅屬于大宗原材料,變壓器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基本沒有議價能力。變壓器行業的下游為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其他用戶,由于電網、發電企業等用戶處于寡頭的格局,且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采購設備,議價能力明顯強于變壓器生產企業,而中小企業通常在招標中處于競爭劣勢,不得不依附大型變壓器生產企業??偟恼f來,變壓器行業處于上游大宗商品類行業、下游寡頭壟斷行業的擠壓之中,生存艱難。現實是,已有一些規模較小、資金流轉不足的企業停產觀望或被迫關門。據不完全統計,電子變壓器企業已從近4000家調整到目前的2000多家。
其次,中小變壓器企業競爭力低下,缺乏核心技術。
我國中小變壓器企業的產品仍停留在中低檔水平上,已是不爭的事實。本土企業過去具有的優勢,即所謂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廉價的勞動力、成熟的技術和巨大的市場需求等,相比于眼下高性能產品成市場寵兒的現狀來說,這些“優勢”已喪失殆盡。
一種觀點認為,民族中小企業還具有優勢,顯而易見的是還可以守住那些品種型號多、規格批次多、總量大的傳統產品陣地。而專家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企業不可能再形成新的、強勁的競爭力。如果國內企業不能盡快突破高端技術,必然拓展不了新的市場。在總體上沒有攻克和掌握高端產品的量產能力之前,電子變壓器本土企業市場占有量是很難有本質性突破的。因此,自主創新已成為中小變壓器企業的重中之重。
銀行信貸提示
從中小企業的戰略選擇來看,大企業固然有其優勢,但中小電子變壓器企業只要注重揚長避短,找到合適的道路,也可以跨越式地達到與大型企業一較長短的目的。
一是合資合作,借勢實現突破性的跳跨。因為合資合作一方面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另一方面降低了技術引進的風險。從世界的發展趨勢看,世界范圍的技術轉讓愈來愈依靠跨國投資與合作,跨國投資與合作已經成為國際技術轉移的重要的技術載體。
二是實現中小企業聯盟。多家獨立的中小企業之間,抓住和利用迅速變化的市場機遇,通過交互信息,將供需各方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新型生產制造組織系統。對于每個成員企業來講,實質上就是一種借勢的策略,借助外力,對外力、對企業外部的資源優勢(4190.672,93.75,2.29%,股票吧)進行整合,實現聚變,創造出超常的競爭優勢。開平寶徳德華電子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該企業聯合眾多行業企業,結成戰略共同體,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