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回收商受備受資金之困
中國廢舊物資網資訊平臺:自鋼貿行業信用危機出現后,銀行對鋼貿行業貸款雖然沒有“一刀切”,但真正要貸出款來卻并非易事。“只有極少數鋼貿企業能從銀行貸到款,即使那些真實開票多的鋼貿企業,也要做細分,這部分貸款必須要有資產抵押。”胡愷說。
隨著銀行對鋼貿行業態度的驟然轉變,建材鋼貿行業貸款也急劇萎縮。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上海銀行業鋼貿貸款余額已由2011年年末的2800多億元降至800多億元。
被淘汰出去的鋼貿商固然悲催,但不少堅守的鋼貿商卻患上了“資金饑渴癥”。“現在手頭的錢是越來越少了,以前賬面會有1000萬—2000萬元,現在就是缺錢。”林文順無奈地說道。
陳仁放稱,當年國內4萬億元投資計劃剛出來的時候,各大銀行紛紛向鋼貿企業敞開貸款大門,“當時銀行都是求著我們貸款,只要有三家鋼貿企業聯保就能貸到款,現在我們有實際業務要貸款卻貸不到了”。
據了解,除了給貿易公司和終端用戶“配資”外,目前部分鋼貿企業還會給期貨市場“配資”。某業內人士透露,鋼貿企業把資金配給期貨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鋼貿企業能夠對交易賬戶進行風險控制,當虧損達到一定比例時,鋼貿企業還可以平掉交易賬戶的持倉,以此來保障自己的資金安全。
鋼貿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銀行大幅度抽貸,對于依賴資金生存的鋼貿企業無疑是致命一擊。浙江宏厚貿易財務總監宋國文受訪時稱,之前鋼貿企業如果資金緊張,可以靠“托盤”,即現貨質押來解決。鋼貿行業資金鏈出現問題之后,“托盤”基本停掉了,目前鋼貿企業更多是通過“配資”來解決資金饑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