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金融危機對我國鋼鐵產業的影響
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使全球鋼鐵產業面臨嚴峻考驗。受世界經濟增長顯著放緩的影響,國際鋼鐵市場的需求急劇萎縮,進而給全球鋼鐵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雙力獲悉世界最大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集團在去年第四季度虧損26億美元,為其歷史首次季虧,當季銷售額同比下降21%。根據綜合反映我國鋼鐵工業景氣運行狀況的一致合成指數CI的走勢可以看出,從2008年7月開始,鋼鐵工業景氣指數開始出現快速下滑,鋼鐵企業經營狀況急轉直下。中國粉末冶金工業協會表示,到2008年10月份,我國鋼鐵行業已出現全行業虧損。這是自1998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首次出現月度虧損。在此大環境下,以大型鋼鐵企業為主的遼寧鋼鐵所受沖擊也極為明顯。以鞍鋼為例,金融危機后其汽車、家電、集裝箱等行業的許多大型直供用戶都減少了訂貨,而且,出口損失很大。
由于在行業景氣下滑期進行企業并購重組的成本相對較低、效率更高,因此,國際金融危機在帶來嚴峻考驗的同時,也為我國鋼鐵企業的并購整合提供了良機,我國鋼鐵企業并購重組的步伐大幅加快。2008年3月26日,由濟鋼和萊鋼重組的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6月28日,由寶鋼集團與廣東省國資委、廣州市國資委共同出資組建的廣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6月30日,由唐鋼、邯鋼組建而成的河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掛牌儀式;9月3日,武鋼與廣西柳鋼正式聯合成立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12月19日,河北唐山渤海和長城兩大民營鋼鐵集團正式成立。
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市場鋼材消費結構發生變化,我國鋼鐵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加快技術改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已成為我國鋼鐵企業提高其競爭力的主要途徑。據統計,目前我國熱軋板卷能力已達到2億多噸,中厚板生產能力達到8000多萬噸,出現產能過剩。受國家“家電下鄉”、振興汽車工業等政策的拉動,家電、汽車等產品的國內消費逐步趨于穩定和回升,但短時間內無法扭轉板材產能供大于求的局面,板材產品的銷售形勢依然嚴峻。在建筑鋼材方面,房地產投資仍呈下滑趨勢,但受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拉動,建筑用鋼將在市場中處于更為有利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近期一些原本只生產高端產品的大型鋼廠也加入到建材生產領域,希望通過這樣的生產轉換以避免板卷產品虧損和利潤很少的局面。可以預計,未來板材的投資將會減少,板材的產能發揮也會受到限制,長材的投資將會增多,產能利用率相應增大。不過,一些技術含量確實較高的產品,如汽車用鋼、電工鋼、專用石油無縫管等,仍將是重點企業努力研究和開拓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