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步成熟現良好勢頭
經過10多年的科技研發,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已逐步成熟,出現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未來一個時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會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主流競爭車型。
財政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日前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政策進行了解答。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國際化的加速時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銷售量也正處于一個加速上升期,加快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十分迫切。近年來,科技部在武漢、北京等城市組織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表明,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成熟度、運行穩定性、節油效果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不大,具備了商業化示范推廣的條件,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時機已經成熟。
選定13個試點城市
據了解,財政部、科技部計劃未來4年內,采取財政補貼的形式,支持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13個試點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6萬輛以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從而發揮市場機制的引導作用,培育和加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實現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零部件與整車骨干企業群;并以點帶面,引導市場消費,擴大市場規模,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跨過市場培育期,大規模進入市場,增加市場份額,促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
有關負責人指出,選擇這些城市和領域進行試點,主要考慮以下3方面原因:一是這些城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積極性高,組織保障有力。如武漢市在2003年就率先進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截至目前已投入混合動力公交車50輛;北京市在奧運會期間投入了近600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二是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車輛保有量大,使用頻率高,投資運營主體單一,有利于集中維護保養,也有利于改進和完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三是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受到技術水平、產能規模、配套設施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目前只能循序漸進,逐步推廣。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隨著各方面條件成熟,再視情況逐步擴大推廣規模。
新機制的有益探索
據介紹,此次財政補貼采用市場機制做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企業、車型及數量等由示范推廣單位通過招標方式擇優確定。政府既不指定推廣企業,也不指定推廣車型,而是制定準入門檻,采取直接補貼消費者,做大市場規模來引導企業生產、研發,并通過產業鏈傳導,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資源,帶動全行業加速發展。這既能最大程度發揮市場機制的引導作用,有利于優秀企業發展壯大;又真正做到政策公開透明,有利于提高資金使用有效性;也迫使企業眼睛向內,苦練內功,是財政、科技政策的有效結合與重大創新,也是新時期科技成果產業化新機制的有益探索。
而此次補貼的主要對象則是代表未來汽車發展方向的混合動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在這3種車型中,由于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基本成熟、生產成本較低、基本不需要另行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并且企業實力較強,基本可以實現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因而是這次示范推廣的重點。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由于技術復雜,生產成本高,并且需要另行建設有關充電裝置、加氫站等配套基礎設施,短期內還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條件,但為形成相關技術儲備、搶占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有必要進行小規模的商業化示范推廣,因而也納入了財政補貼范圍。
補助標準基本確定
據悉,此次補助的標準主要依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與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差價,并適當考慮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確定。對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汽車根據混合程度和燃油經濟性分為5檔,最高每輛補貼5萬元;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25萬元。長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車是此次補貼的重點,其中混合動力客車最高每輛補貼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從購買角度看,政府補貼使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實際售價接近了傳統汽車。今后,中央財政將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等情況,適時對補貼標準進行調整。
此外,與傳統汽車相比,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除增加的一次性購車成本外,還會增加在壽命期內更換動力電池、維護保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支出。為充分調動公交、出租、環衛等單位示范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除中央財政安排部分補助資金外,《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也要求,地方安排一定資金,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購置、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等相關支出給予適當補助。而具體補助金額,將由地方根據自己財力和工作任務等實際情況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