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零部件企業資產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
在18家以汽車零部件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三季度報告中,有16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同比下降,而且多數企業在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時,凈利潤卻急劇下滑。業內人士分析稱——
“滬深兩市18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中,只有貴航股份和風神輪胎的凈資產收益率是同比增加的,這說明其他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資產狀況處于一個危機關頭。”一位業內人士拿著上市公司報表為記者分析道。
這是一份令人警示的三季度報告。18家以汽車零部件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中,僅有貴航股份和風神輪胎2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較去年同期增長。而前者今年1~9月的凈資產收益率為-0.84%,凈利潤為-482萬元,也就是說,該公司僅僅是比去年同期少虧損而已;后者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僅同比增長0.52%。
如果單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意味著國內零部件企業資產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從各家公司披露的信息看,這些零部件企業幾乎無一例外地將今年經營狀況不好歸結為“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漲價、配套價格下降”等因素。這表明,在今年整車銷售形勢不好的時候,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得越發惡劣。
受今年整車銷售增幅下滑、競爭加劇的影響,多家零部件企業雖然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其凈利潤卻以更高的加速度下降,企業陷入增產不增收的尷尬境地。
這類企業有6家,分別是G長力、寧波華翔、云內動力、佳通輪胎、風帆股份和東風科技.其代表企業東風科技對這種狀況的解釋是,“零部件原材料成本漲價,市場銷售價格大幅度下滑”。這一點在東風科技上體現得最為明顯:該公司1~9月主營業務收入達6.9億元,同比增加14.54%,但公司經營卻出現虧損,凈利潤為-80.1萬元,同比降低130.83%。
與上述企業相比,另外一些企業陷入了更糟糕的狀態———這些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與凈利潤均下滑,顯示公司經營狀況欠佳。
以上10家零部件企業的凈利潤都在下降。雖然萬向錢潮等4家公司取得了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但兩者增長幅度有較大差異,而且公司股票凈資產收益率也在同比下降。這說明,這些零部件企業今年的生存環境較去年變得惡劣。
此外,一汽四環和ST恒立兩家企業陷入了全面虧損的境地。報告顯示,一汽四環主營業務收入下降38.7%,凈利潤為-6956萬元,同比下降308.6%,企業已發出業績預警警報。而ST恒立的主營業務收入下降1.6%,凈利潤為-5010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虧損4.5%,企業已面臨退市危險。
在18家上市零部件企業中,只有風神輪胎取得了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均呈正增長的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加29.37%,凈利潤增加92.44%,凈資產收益率同比增長0.52%。但該公司也在報告中強調公司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配套價格下調的影響,產品毛利潤下滑。
從上述18家企業的經營狀況看,國內零部件企業普遍面臨著產品毛利潤下滑的影響。雖然各自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但國內零部件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的狀況,讓企業在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抗擊風險的能力偏弱。而且更值得人們注意的是,國內零部件企業分擔了整車企業產品降價的成本,生存環境變得越發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