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原油進口同比降15%需求雖回暖但儲油庫近極限
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2月原油進口同比銳減15%,為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因庫存急劇上升迫使煉油廠放緩收購步伐,盡管成品油進口增加顯示需求逐步回暖.
中國海關總署周三公布初步數據顯示,2月進口原油1,173萬噸,或306萬桶/天,略高于1月的逾兩年低點.1-2月進口原油2,455萬噸,同比下降13%,為2005年以來最大跌幅.
原油進口下降,或表明煉油廠和政府的原油儲備庫已滿,盡管中國政府號召收儲關鍵資源,且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鼓勵煉油廠提高煉油開工.
中國石化的一位貿易商表示,"去年10月油價跌至每桶80美元左右時,我們就開始向儲油罐注入原油,但誰曾想到經濟危機竟愈演愈烈?"
"目前國內需求疲弱,況且我們也沒有那麼多儲油罐可用,所以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收購呢?"他反問道.
盡管如此,成品油進口的反彈提供了中國需求回暖的一絲信號;受累全球經濟衰退侵襲,中國去年第四季度的表觀成品油需求有所萎縮.
中國2月成品油凈進口環比增長50%,同比增長26%.煉油廠加大進口力度,表明此前的減產有效消化了成品油庫存.
在部分經濟指標顯現經濟或開始復蘇之時,亦有跡象顯示終端石油需求狀況正逐步改善.中國石化集團總經理上周表示,公司國內成品油銷量較去年12月上升逾10%.
路透調查顯示,中國大型煉廠2月份加工量提高5%,為四個月來首次增長,并增產趨勢可能延續至3月份.
隨著春耕播種期來臨,中國原油進口量在未來數月中料將回暖.但目前沒有實質跡象顯示成品油需求恢復.而且由于出口驟降導致工業活動放緩,分析師調降中國石油需求預期.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中國今年石油需求增幅將為近十年來最慢,而2008年預計為增長4%,且有進一步調降空間,有些分析師已經預測在今年會出現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