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設備現代管理理論創新設備管理
1.0 概述
企業的裝備技術水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向大型化、連續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動化、技術綜合化發展,因此設備管理也應有先進的管理手段與之相適應,才能保證設備高效、安全、可靠的運行。
以設備綜合工程學(英國)和全員生產維修制(TMP)(日本)為理論基礎,建立適合企業的設備現代化管理方法。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保持設備完好,不斷提高和改善企業技術裝備素質,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2.0 創新設備管理的具體實施
2.1 明確任務 制定管理原則
創新設備管理的主要任務 (1) 以降低設備故障率為目的,實行高效的設備維護工作。(2) 加強計劃檢修,達到設備運行的最經濟高效狀態。(3)提高職工整體素質,推動設備的技術進步。
創新設備管理的原則 嚴格遵守以“人員素質管理為中心,設備管理為保障”的原則,當設備系統與生產發生沖突時,對于影響生產或將造成事故的設備,經設備技術人員檢查后判斷將發生故障時,生產必須給設備讓路,立即停機處理,把設備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于一般性設備可待拉鋼后處理,設備不檢修好不準使用。
2.2 確定管理機構及職責
1、管理機構組成 管理機構主要由負責人、管理組、專業組、設計組、宣傳組、調度組及各維修小組、操作小組等組成。其管理模式如圖所示。
2、確定管理機構職責 (1) 負責人:領導管理小組制定一年或半年設備管理方針、目標,主管大事決策,協調各環節關系。(2) 管理小組:由設備、生產、技術等方面人員組成,研究激發職工自覺工作熱情的管理方案,領導各T小組并下達指令及檢查、評比其工作開展情況,協調生產與計劃檢修的關系。(3) 宣教組:負責職工管理理論的宣傳與培訓,負責職工一職多能的理論教育。(4) 設計組:為各小組提供切實可行的具體活動方案,指導其具體工作,協助管理組對各小組工作的檢查及評比。(5) 設備管理組:收集設備運行信息,做好設備的故障管理和診斷,制定設備計劃檢修或改造方案,負責具體的檢修技術管理工作。(6) 生產技術組:指導各生產操作小組的日常工作,負責生產,并督促其保養設備,鼓勵其開展自主維修活動,及時提出設備隱患及改造意見。(7) 調度組:其職責是建立有效的調度網絡,協調,指揮全局生產并監督操作人員對設備的維護工作,指揮生產和檢修。(8) 操作小組:其職責包括執行本崗位標準化操作規程;負責日常點檢、清理及維護保養設備;負責設備小故障的排除與修理。(9) 維修小組:其職責包括巡檢設備; 診斷設備運行狀況,實施設備計劃檢修;幫助操作人員做好設備日常
2.3 創新設備管理的具體實施
1、劃分重點設備,突出設備ABC 分級管理。首先由設計組協助設備管理組對各設備及動力設施分別打分評比,劃分出A、B、C 三級,然后確定維修內容和標準,實行分級管理。
2、以點檢為重點,計劃檢修為核心,由專職人員對設備實行定人、定機管理。
3、由維修小組負責對所分管設備定期檢查,對需檢修的設備實行“在線更換,離線維修”的檢修方式。
4、管理組定期主持召開車間檢修平衡會,由設備管理小組負責,根據各維修、操作小組反饋信息、設備運行記錄、設備劣化趨勢分析記錄,結合全廠的生產和檢修計劃,制定出車間更合理的檢修計劃及實施方案,下達給維修小組執行。
5、維修、操作小組建立健全設備維修與操作記錄,定時填寫設備運行檔案,積極分析設備運行及影響生產的設備問題,提出可行的設備改進方案或合理化建議。
6、設計、宣教小組協助管理組抓好各小組的“5S”管理活動,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五方面的考核評比工作,對合格的小組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以職工勞動激情飽滿,效率高、設備故障少、創效益多,有良好的舉止和工作習慣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