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五金閥門企業期待利好
【慧聰五金網】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廣州舉行的第105屆廣交會現場調研時勉勵企業在經濟下行時,要開拓國內市場、穩定國際市場。早在廣交會揭幕第二天,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就召集帶團參加廣交會的各省外經貿廳廳長,會商當前貿易形勢。分析人士指出,料不久中央會出臺有利于企業出口的新利好措施。
廣交會公布了第105屆廣交會一期數據,成交額比上屆同期下降了兩成多。透過公布的客商到會和成交數據,業內人士分析,雖然在一些產品成交上傳出樂觀信號,但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外貿出口難說“觸底”,短期內仍將低位運行。
金融危機沖擊反而給了在國際上處于二三線的中國機電品牌企業難得的機會。五金產品和建筑及裝飾材料仍是本屆廣交會五礦化工成交的主要產品,而中東市場則首次超越歐美成為主要成交地區。對未來形勢,企業普遍認為國內市場形勢二季度可能開始逐步回暖,但國外市場情況目前還不明朗。希望政府能抓緊對相關進出口政策進行調整,取消一些制約出口的政策,制定出臺鼓勵出口的措施,而且要快、力度要大。
閥門是石油、化工、電站、長輸管線、造船、核工業、各種低溫工程、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國民經濟各部門不可缺少的流體控制設備。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各種大小閥門企業約6000余家,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有900家。從產品情況來看,我國閥門行業目前已經能生產十幾大類產品,如閘閥、截止閥、球閥、蝶閥、安全閥、止回閥、節流閥、旋塞閥、減壓閥、隔膜閥、疏水閥、緊急切斷閥等。
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08年第11號公告,351項行業新標準于2008年7月1日啟用,其中機械行業標準253項,涉及泵閥行業的30項。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2008-2009年閥門行業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預測2010年中國閥門的銷售總額為67.36億元,閥門出口總額為20.09億美元,閥門進口總額為36.32億美元。
目前,我國每年閥門市場成交額高達500億元左右,其中100多億元的市場卻被國外閥門企業占領。而按照中國的“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國閥門行業,尤其是專注于水務和建筑兩大市場的閥門企業,在節能、環保、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上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尚有差距。
主要表現在:中國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偏低,品牌競爭力還比較弱。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解決,不僅極大地影響中國閥門行業的整體配套水平,也制約著中國閥門行業的健康成長。整合重組是目前中國閥門行業必須經過的過程。只有通過大范圍、大規模的整合優質資產,迅速組建起強勢集團,才能讓名牌產品成為中國閥門市場的主導,才能確保中國用戶對中、高端產品的迫切需求。
“十一五”期間,預測國內閥門的需求總量為345億元。此外,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閥門發展重點為火電、核電、水電、大型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氣集輸管線、煤液化及冶金等重大工程建設配套閥門新產品的開發。在開發以上新產品的同時,應重視新工藝技術的推廣應用,如開發高溫高壓電站和核電站閥門采用鍛焊結構時應用真空電子束焊接新工藝和剪切擠壓技術;開發長輸管線大口徑整體球閥應用整體焊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