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編機械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
塑料編織行業在我國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了,塑編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產品包裝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們溫州地區在70年代中期開始生產編織袋。當時的拉絲機模頭才200毫米,沒有烘箱烘板,用煤球加熱水槽進行拉伸,用鐵盆整團收卷,然后用木架子進行分卷單絲,日產量200公斤;用最原始的織土布的木機編織圓筒編織袋,用手投木梭、腳踩四只吊繩長棕框進行編織。后來將手投木梭改為手拉吊繩用竹片彈打木梭。到了80年代初,才把木機改為鐵架子,腳踩棕框改為曲軸帶動4只鑄鐵凸輪,卷布用棘輪機構,用電動機帶動自動編織,就是當時曾風靡一時的“鐵輪機”。從82年開始,我國才逐步引進日本、德國、奧地利等國家的塑編機械設備;84年開始我國甘肅的輕工、蘭飛,四川的三江、寧夏的大武口、遼寧的撫順、江蘇的常州塑機廠、浙江海寧的塑機總廠等大型國有企業開始仿制進口編織機械。到了80年代末90年初,我國創辦的塑編企業基本上購買國產設備。隨著塑編包裝需求的迅猛增加,也促使塑編機械的同步發展,應運而生涌現出大批具有一定生產能力的知名塑機企業,如常州的創成、永明、恒力、恒成、安徽的天長、煙臺的坤翊,我們溫州的雁峰、通用等塑機企業脫穎而出。90年代以后,我們溫州地區塑編行業象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到了鼎盛時期,溫州地區的平陽、蒼南、瑞安三個縣的塑編企業超過1000家,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當時我們平陽塑機企業也創辦了60多家,由于塑機企業的盲目上馬,出現了互相壓價的無序競爭,有的粗制濫造,有的根本不具備生產條件,僅一臺砂輪機、一臺手電鉆、一臺電焊機也在組裝圓織機。這些不象企業的“企業”勾結社會上的不法分子,到全國各地進行假合資形式,倒賣偽劣機械產品,成了當時聞名全國的“93”平陽偽劣產品騙銷案。平陽好多正規的企業曾一度受到影響,陷入困境。94年,由于我國棉花大幅度減產,裝面粉的布袋奇缺而且價格昂貴,我們溫州的塑編企業率先生產18扣(14目)的編織袋取代布袋包裝面粉,為面粉包裝解決了難題,又為塑編企業開拓了龐大的市場。
到了96年,國家建材局提出可以用塑編復膜袋包裝水泥,這無疑為塑編企業又一次帶來了生機。全國大約在20%的塑編企業轉產復膜塑編水泥包裝袋。
到了98年,我們溫州地區的塑編企業,將采印好的BOPP薄膜復合在編織袋上制作彩膜復合塑編袋,為產品包裝提高了一個檔次,又為塑編企業開辟了一個市場新天地。
但是,隨著開放的市場經濟政策,國內的塑編企業遍地開花,有人統計已達2萬家,年產量超過1000億條,致使塑編市場一直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有的塑編企業盲目增加填充料和再生料來降低成本,以次充好,只講價廉不求質量的惡性競爭。去年上半年受非典影響,下半年開始又受電力奇缺的困擾,今年塑料原料價格上漲幅度又難以預料,國家又實行宏觀調控政策,使本身沒有利潤空間的塑編企業雪上加霜,導致不少企業倒閉了,有的處于半停產狀態。今年6至10月份,溫州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塑編廠停產。塑編企業真是幾度輝煌、幾度滄桑。
塑機企業與塑編企業是相輔相成、榮衰共享的。隨著塑編行業的市場滑坡,塑機行業也面臨僧多粥少,出現無序競爭。有的塑機企業在微利銷售,有的在保本經營。有的國營企業因機制不靈活,制造成本降不下來,有的停產,有的轉產其他產品。常州和溫州是塑機企業最多的地方,現在也只剩下沒有幾家了。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塑編企業和塑機企業如何面對?怎樣走出困境?俗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辦企業就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走科技創新之路、注重產品質量、加強售后服務、提高企業信譽、把企業做強做大;就像秋潮集團的方總說的“危機危機,危險旁邊就有機會;困難困難,困在家里就難;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市場廣闊,事在人為。有的企業上去了,產品供不應求;有的企業倒閉了,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優勝劣汰。
隨著我國進入WTO,對我國的塑編行業和塑機行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應對國際大市場,這幾年我國出口塑編產品和塑機產品在穩步增加,塑編產品有包裝袋、購物袋、噸裝袋、防雨蓬布、旅游帳蓬、遮陽蓬、地席布等,塑機有拉絲機組、圓織機、涂膜復合機、印刷機等。
因為我國有充足的塑料原料、廉價的勞動力和廉價的機械設備,加上國家對出口塑編產品和塑機產品又有退稅政策,所以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國際塑編市場不比國內市場,國內客戶只圖價格便宜,國外客戶對質量標準要求很嚴格。比如一些發達國家對塑編產品的抗拉強度、抗老化、防靜電、防水、防褪色、無毒等質量指標要求都很高,所以塑編產品想打入國際市場,企業必須有一班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高性能的機械設備、高素質的營銷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產品能符合不同國家、不同用途、不同要求的質量和性能的指標,防止國際市場對塑編產品的技術貿易壁壘。
國內塑機行業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一批技術力量雄厚、有創新能力、產品質量好、講誠信、有經濟實力的塑機企業都穩步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他們耗巨資進口全電腦高精密加工中心(如常州的恒力、永明、溫州的雁峰等),確保塑機關鍵零件加工的精度,有的產品采用PLC控制,提高自動化程度,實行人機界面。國內好多塑機企業的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有的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的甚至已經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如今年6月底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上,國內著名塑機廠家展出的塑編機械清一色是小六梭圓織機。
其中常州恒力機械公司展出的小六梭圓織機采用平面凸輪,梭子采用四滾輪結構,全部無須潤滑系統,緯密任意調整,斷經、斷緯、緯完自動停機等功能。
廣州賽奧機械公司展出的小六梭,采用雙曲線滑道凸輪,梭子采用四滾輪,自動電子提布,緯密度任意調整,具有斷經、斷緯、緯完自動停機等功能。
常州永明機械公司展出的小六梭,采用小凸輪搖臂機械,梭子采用七滾輪,斷經、斷緯、緯完自動停機等功能。
溫州恒一塑料機械公司展出的滾柱式小六梭,采用大凸輪雙曲線結構,“滾柱軌道”使梭子底板摩擦力更小、運轉更輕松,具有斷經、斷緯、緯完自動停機并區分識別等功能。
浙江雁峰塑料機械總廠展出的棕帶式小六梭圓織機,采用單曲線凸輪,滾柱軌道,運動部分全部采用滾動摩擦,進行阻力小,全部傳動無須油潤滑,所有零件外露,維修方便,具有斷經、斷緯、緯完自動停機并分區識別等功能。
除上述五家國內廠家參展的小六梭在展會中全部正常高速運轉,還有印度的一家企業。它展出的小六梭也是采用平面凸輪,梭子采用四滾輪,它的性能并沒有國內的小六梭好,但是它的價格卻是國內小六梭的將近兩倍,估計國內不會有人拿外匯到外國去購買質量相等而價格翻番的產品。這說明我國生產圓織機的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完全可以占領國際市場。我國的小六梭不久將取代小四梭圓織機。所以只要我們企業有開拓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有誠信經營的理念,一定會走出困境,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