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產高峰周期到來銅價區間運行
2013-2016年是銅礦大幅投產的高峰年,冶煉加工費連連走高,目前已經在130美元附近,下半年有望繼續在高水平,這也印證了全球精礦的過剩局面。而因為有投產高峰的大背景抑制,即使報告庫存出現了歷史相對低位,今年銅依然跑輸所有其他有色品種。
供應寬松壓制銅價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最新統計,今年1-6月全球銅市供應短缺296,000噸,2013年全球銅市供應過剩388,000噸。國際銅業研究小組(ICSG)數據顯示,全球精煉銅市場5月短缺6.9萬噸,1-5月短缺46.6萬噸,季節性調整后短缺45萬噸,去年同期過剩25.1萬噸。因數據滯后,從8月印尼復出口以及加工費持續上揚的印證來看,且從投產能力大,供應或逐步寬松。以往一般加工費上行的年度,價格也往往上行,但這個關系在2013年開始變化,由同向變成反向。在以前礦供應緊張周期,加工費與銅價正向變化,加工費上行,說明精煉能力比礦產能力更緊張,由供應端緊張帶來價格上行。而邁入供應過剩周期,加工費上行說明的是礦的供應壓力更大于冶煉壓力。從歷史的季節性看,6-8月的精煉銅供需將會相對二季度較寬松,這會限制銅價漲幅。
庫存低位 表觀供應或不小
7月份的表觀供應量85萬噸,同比增長5.36%,環比增長1.36%,這主要源于進口減少了20%,產量則一如既往的大增至63.3萬噸水平。后期進口或進一步萎縮,但產量會進一步放大。進口主要受青島港融資事件影響,產量則受國內繼續產能擴張影響。目前看,加工費或因為供應的逐步放開而走高,由此推斷,產量供應或在下半年增加。從精銅總產能看,2014年將達到976萬噸,比2013年新增80萬噸產能,只要冶煉廠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產能利用率保持在高位,那么,國內供應壓力就不會小。目前全球顯性庫存較低,倫敦先降后升,紐約小幅上行,上海市場持續下降,總體保持低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多頭基礎,不過,市場隱性庫存并不小。因此,在隱性庫存釋放后才可能有牢靠的低庫存故事。
淡季承壓 消費難有表現
7月份銅材產量143萬噸,同比增長16.87%,環比減少10%,1-7月產量985萬噸,同比增長22%。從中間產品看,消費保持平穩態勢,沒有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作為最大的消費行業,1-7月電網投資1958億,電源投資1473億,完成年初計劃額度的40%。接下來依然可能會有加速投資的情況發生。從各加工材開工率看,銅桿線開工率上升至71.68%,其他如銅管銅板帶箔均出現一定的回落。銅板帶市場中,無論裝飾帶、連接器帶、電子帶、變壓器帶等均處于消費淡季。消費不好令終端企業面臨資金壓力等問題,訂單賬期延長,一定程度上成為限制銅板帶箔企業接單能力。銅管則因空調企業的夏季旺季生產趨緩,開工率也呈現下降走勢。從歷年的季節性看,接下來除了線桿會保持增長,其他或均面臨淡季回落,來自消費方面的支撐力度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