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外資對我國機械工業將帶來結構性沖擊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有關人士最近撰文,對我國機械工業應對人世的總體戰
略發表看法。
文章認為,入世后外資對我國機械工業將帶來結構性沖擊。
第一,部分行業發展主導權有可能受到沖擊。加入世貿組織后,各跨國公司
將以其雄厚的實力,力圖將我國機械工業納入其各自的總體戰略布局,按其需要
確定我國機械工業的分工。
20世紀80年代工業發達國家對我國以淺層次的設計制造技術轉讓為主要
進入方式,90年代則逐漸轉為以建立合資企業的資本輸出方式為主,入世以后
從總的趨勢看,國外企業對我單純轉讓技術的合作方式將更多地轉變為在華舉辦
由它們控股或獨資的企業;已經舉辦的合資企業也將極力爭取控股;對重點內資
企業尤其是行業排頭兵企業的大規模并購勢頭預計將越來越猛。
文章說,外資對我國機械工業的控制欲望將越來越強,預計上述動向在以下
行業將表現得更為突出:
一是在國內處于市場成長期、外方掌握專有技術并處于壟斷地位的技術密集
型行業,如燃氣輪機、直流輸電關鍵設備、半喂入式水稻聯合收割機、機電一體
化的汽車發動機附配件等。
二是單靠有限市場難以發揮企業生產能力、迫切需要全球市場支撐的行業,
如高壓開關、大型變壓器、高檔科學儀器、高檔數控系統、智能化工業控制系統
等。
三是國內外制造成本相差較大、外方享有明顯的品牌優勢、在華設廠可以在
世界市場獲取豐厚利潤的勞動密集型或易于流通的裝配型產品行業,如照相機、
復印機、部分工業和民用儀表、高品質低壓電器等。
客觀地看,上述行業并非必須全要由中方控制,如照相機這樣的行業由外方
控制也無妨大局,但有些重要裝備制造業如為外方控制則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
全,需要慎重對待。
第二,工程成套行業將面臨更嚴峻的競爭。隨著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實
力雄厚的國外公司可能更積極地到中國舉辦由其控制的、以工程承包為主要業務
的工程公司,以其母公司產品為后盾,以熟悉國內情況的中方雇員為業務骨干,
與我國內資企業展開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對重大技術成套工程,外資公司將挾其
技術和業績優勢與我爭奪項目主導權,并通過在華舉辦關鍵性的制造企業,或讓
我內資企業分包加工任務,或在我國內采購以降低成本。如應對不力,我國原本
薄弱的重大技術成套裝備制造業有可能更加被動,重大技術成套裝備自主能力的
發展難度將增大。
第三,我國機械工業自主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有可能被抑制。由于外資在華機
械企業主要承擔制造車間的角色,技術來源主要依靠其母公司,而原本就實力有
限的內資企業在完全開放的市場競爭中堅持自行研制開發將冒很大風險。為了節
省投入,提高產品的形象,多數內資企業將盡可能與外方合作,采用國際同行的
技術進行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機械工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有可能下降,甚
至一些原已有一定基礎和技術優勢的行業如發電設備制造業也有可能逐步失去自
主挽術創新能力。
第四,處于幼稚期的自主產業的成長環境趨于嚴峻。國外企業將更加不愿轉
讓技術,而愿意通過在華舉辦由他們控制的企業來與內資機械企業爭奪中國用戶
的訂單,國內用戶也有了更多的便利采購外資產品,從而部分處于成長初期的重
要產品自主產業的培育壯大將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