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鍋爐行業:利潤率下降三大問題待解
“原材料價格上漲,產能嚴重過剩,新品開發能力弱及更新改造投資少,是工業鍋爐行業的主要問題所在。”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工業鍋爐分會理事長程其耀近日表示。
利潤率不斷下降
“近年來工業鍋爐企業利潤空間已被蠶食無幾,部分規格產品處于保本點。由于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及產品單一,致使44.05%的企業利潤率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利潤呈現負數的企業占企業總數的10.71%。”程其耀說。
目前國內D級以上鍋爐廠超過1000家,產能超過15萬蒸噸,大大高于市場需求3~5萬蒸噸,且產品雷同度大,常規產品多,導致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一降再降。而銷售成本和營業費用連年提高,企業銷售額增長但利潤率卻不斷下降。
資料表明,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21.89億元,同比增幅為20.68%,主營業務成本增幅比主營業務收入提高了3.11個百分點。2007年產品營業 費用、管理費用及財務費同比增幅分別為36.7%、27.64%。可以看出,工業鍋爐企業費用的增長仍高于同期銷售收入的增長,很多企業是增收卻不增效。
企業科研開發及更新改造投資有待提高,新產品開發力度需進一步加大。僅有13家企業科技投入超過1000萬元,30%的企業基本沒有科技投入。另外,新產品開發力度仍然不高,2007年新產品產值僅比2006年同期增加10%。
分會提出四點建議
針對諸多因素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分會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宏觀調控,通過嚴格準入條件等措施,壓縮過剩產能,通過加強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秩序,特別是規范招投標秩序。同時,希望企業決 策層加強管理,自律市場行為。一臺鍋爐的成交不單是與價格有關,且與交貨期、付款方式、企業信譽等因素有關,企業要從交貨期、用戶適應性、產品性能、質 量、服務和誠信度等方面多做文章。
第二,企業通過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以經營品牌和技術創新為企業運營新模式。首先,將供應鏈管理納入企業的總體經營戰略中,即對產品生 命周期中的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通盤考慮、設計和規劃。其次,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不斷對其供應鏈系統進行優化管理,使之更好滿足客戶需要。再次,進行相應 的組織結構調整,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建立良好的供應商體系。
第三,企業要加大對科研開發的投入力度。目前能源形勢十分嚴峻,工業鍋爐新產品開發應以燃煤鍋爐為主,適應集中供熱,區域性熱電聯產發展的需要。燃煤 蒸汽鍋爐采用鏈條爐排為多,其次為循環流化床鍋爐,僅這兩項之和已占開發項目的75%。同時應對水煤漿鍋爐、垃圾焚燒爐和以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余熱鍋爐 及廢氣利用鍋爐的生產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