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探索從資源型經濟轉向循環型經濟
資源型經濟結構偏重的河北省邯鄲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新確立經濟發展新思路,努力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從而邁出了發展節能型循環經濟的可喜步伐。
有一組數字可以佐證:與2003年相比,去年全市重點耗能企業萬元產值能耗由5.22噸標準煤下降到4.96噸標準煤,單位產品能耗穩定降低率86.67%;主要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由70.25%上升到75.32%。
以高新技術之長補傳統之短
重工業是邯鄲的主導產業,全市經濟發展主要靠鋼鐵、電力、煤炭等資源型產業。資源利用呈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粗放型模式。“只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以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焙愂形?、市政府按照這一思路,大力推進資源利用方式變革。河北東山冶金工業有限公司在煉鋼高爐的設計建造過程中,通過采取修建封閉式廠房、對高爐煤氣進行回收、安裝除塵降噪設備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生產過程中的污染,還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公司建起自備發電廠,用來發電的燃料是過去排放到空氣中的高爐煤氣。目前在邯鄲市,東山公司已不是一花獨放。紫山集團特鋼生產采用德國西門子自動化控制等國際先進適用技術,既降低了能源消耗,又提高了產品質量。他們生產8大系列50多個品種,其中5個品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有5個品種的模具鋼出口到韓國等地。民營企業河北硅谷化工公司通過實施科技人才高位嫁接戰略,薈萃了30名硅氟化工專家,研發出新一代PRTV防污閃涂料,榮獲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涉縣借助天鐵集團的高新技術優勢,對縣內規模小、能耗高的冶金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技術改造。通過創新經濟發展思路,全市主要能耗指標實現了穩步下降,不僅節約了能源,也使大氣質量明顯好轉,在全國113個重點城市排名中位次比2003年前移了27位。
用接續產業之長補資源之短
礦產資源日漸枯竭和品質的弱化,是邯鄲市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題。紫山集團通過發展接續產業,走出了一條可資借鑒的路子。該集團的前身是單一產煤企業,經過多年開采,煤炭資源瀕臨枯竭,能夠開采的都是劣質煤,發熱量不足3000大卡,灰粉卻高達40%左右,導致銷售市場萎縮,企業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鑒于此,企業決策層確立了“依托煤炭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條”的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化劣為優,綜合開發利用”的結構調整。先后建設了裝機總容量2.4萬千瓦的坑口煤矸石發電廠,集電弧爐煉鋼、電渣重熔、鍛造、機加工于一體的特鋼廠,利用粉煤灰和余熱廢氣的磚廠,采取自產煤發電、自發電煉鋼、自鑄錠軋材,收集廢水、廢氣、廢渣再利用,形成了循環經濟鏈條。集團總經理郭俊元算了一筆資源轉換的效益賬:過去煤炭年銷售收入最好時期是2000萬元,建坑口電廠發電就轉換成了5600萬元;用1/3的電生產特鋼1萬噸,銷售收入是1.5億元,技術改造完成后,可達到7萬噸特鋼的規模,銷售收入可達10億元。
與紫山集團一樣,邯鄲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鋼鐵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邯鋼”為目標,依靠優化生產工藝運行方式節約各種資源。污泥是煉鋼過程中除塵系統產生的一種副產品,其含鐵品位高達50%至60%。過去每月產生的污泥量約6000噸全部外排。配吃污泥工程投產后,3臺燒結機把污泥全部消化掉,全年節約的鐵資源相當于減少外購含鐵品位65%的鐵礦石5.5萬噸。同時,利用煉鐵系統低壓蒸汽鍋爐富余的蒸汽輸送給煉焦系統,使焦化廠由過去5臺燃煤鍋爐減少為現在平均2臺,創造效益273萬元。利用高爐、焦爐、轉爐的煤氣,以氣代油,焦油消耗量由以往每月1200噸減少到239噸,全年累計節約焦油8649噸。
水資源短缺、電力供應緊張,一直是制約邯鄲市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破這一瓶頸,該市在加快邯鄲、馬頭電廠改造增加電力的同時,有針對性地編制完成了《邯鄲城市供水前景對策研究》、《邯鄲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等一系列新增城區供水水源、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的規劃和報告,并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實施。幾年來,全市累計投資14330萬元,先后建成節水技改工程200多項,形成年節水能力27572萬立方米。經過近10年的努力,主城區地下水超采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資源得到充分涵養,地下水位累計回升4.27米,地下水漏斗區面積縮減12.7平方公里。2004年地下水資源實現盈余2164立方米。
靠體制創新之長補機制之短
邯鄲市全面深化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經濟發展正由資源開采主導經濟增長方式走向科技創新帶動產業開發。
邯鄲礦業集團的前身邯鄲礦務局曾被原煤炭部列為36家特困企業之一。如今,該集團已躋身河北省36家重點企業行列。去年煤炭產量比上年增長62.69%。非煤主要產品生鐵、發電、玻璃纖維、水泥產量同創歷史最高水平,年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比上年翻了一番。
該企業發生的巨變,源于三次大的變革。一是跨地區與張家口下花園盛源礦業公司的聯合重組;二是引進民營資本建設云寧矸石熱電有限公司;三是并購康保煤礦實現低成本擴張。僅兩年時間,企業總資產便達到33.9億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建成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型集團公司。集團創新經營機制,完善節能和資源綜合利用三級網絡管理體系,年節約電費90萬元。通過發展煤矸石熱電聯產,煤質劣勢變成了電力優勢。去年,全公司重復利用水率為83.1%,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100%,冷卻水循環率為91%。
邯鄲市堅持科學發展觀,清理整頓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2000年以來關停小鋼鐵149家、小水泥57家。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正在成為邯鄲經濟的新亮點。去年,組織重點用能企業召開“東山現象研討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逐步成為許多企業的共識。冀澤生態工業園、磁縣六合工業園、世龍生態工業園、永年生態農業產業園等循環經濟園區開始啟動;邯鄲開發區、馬頭生態工業園區正在按照循環經濟模式進行規劃建設和改造;邯鋼集團、邯鄲礦山局、邯鄲礦業集團、峰峰礦業集團等大型企業也都加快了推進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究,并編制了相應的規劃。如今的邯鄲市,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邁開了打造四省臨界區經貿中心和河北南廂經濟增長極的新步伐。2004年,全市實現財政收入90.5億元,比上年增長46.7%,今年1—5月全市實現財政收入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