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工程機械租賃業還需要什么?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施工企業對工程機械的配置方式也朝市場經濟的方向發展,"租不如買"的傳統觀念也轉變為"擇優選擇租賃或購買"。由于租賃具有節省企業購機(固定資產)資金投入、減省管理環節,有利于降低作業成本和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等長處,所以通過租賃來配置工程機械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方式。
六方面制約行業發展
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工程租賃業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主要表現在:
首先租賃類型少:主要是實物租賃,很少金融租賃。其次租賃量少:歐美發達國家的工程機械租賃率為80%,日本為53%,中國為10%。第三租賃企業規模小:美、加的工程租賃企業有8400多家,美國的工程機械租賃公司中,有10%是上市公司,僅卡特彼勒公司在全球的租賃店就有1300多家,構成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租賃網絡。日本有工程機械租賃公司2000多家,我國資產在3000萬元以上的工程機械公司僅80多家,最大的為2002年由中聯重科和北京新興建筑公司聯合成立的中聯新興建筑機械租賃公司,注冊資金為1.5億元。其余數百家多為固定資產在500萬元以下的中小型租賃店或個體租賃店。第四法治程度低:發達國家有較完善的租賃法律法規。在美國,如果承租方拖欠租金,出租方可以依法追究承租方的刑事責任,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租賃糾紛只當為一般的民事案件處理,所以在租賃市場上,拖欠租賃費問題較嚴重,欠賬率約為10%。據統計,在2002年,僅北京市起重機和混凝土機械租賃企業,被拖欠的租賃費達1.5億元。另外,在租賃市場上的低價無序競爭,出租方和承租方等之間缺乏誠信,違約時有發生,出租廉質設備造成事故等問題也沒有依法治理。第五客戶范圍窄:在發達國家,工程的租賃客戶不僅僅是施工企業,租賃客戶還有工業、農業、市政、園林、旅游、交通等很多非建設領域的企業或部門。而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客戶僅限于施工企業。第六管理滯后和缺位:目前我國尚未明確哪個政府部門作為工程機械租賃業的主管部門,也未成立全國性的工程機械租賃協會來實施行業自律和協助政府進行行業的宏觀管理。
在美、英、加、日等發達國家,都有全國性的工程租賃協會,其主要職能為:組織專業人員對工程租賃市場進行調研,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以會刊向會員企業反饋;組織中小型租賃企業進行設備統一采購,降低設備購置成本;組織各種專業會議,為制造方、承租方、政府主管部門、租賃商四方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促進行業發展;作為溝通會員企業之間,政府與會員企業之間聯系的橋梁,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實施行業自律和平等有序競爭。
新思路實現新目標
發展我國工程機械租賃業應注意如下方面:
首先加強立法。健康和有序的工程機械租賃市場是法制市場,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快制定我國的租賃法和配套的法規。其次明確租賃業的主管部門,以利進行宏觀管理。在日本,工程機械租賃業由國土資源省(原建設省)管理,建議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由建設部管理。第三支持和引導租賃業建立全國性的工程機械租賃協會,作為政府管理工程機械租賃業的助手,作為促進行業自律和行業發展的平臺。
租賃企業應重視用戶多元化
多樣化除了繼續發展實物租賃外,建議相應發展金融租賃,國外經驗表明,金融租賃是僅次于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對技術含量高,資金占用大的工程機械或使用率>85%以上的工程機械,采用金融租賃,比購買裝備和實物租賃,具有明顯的低成本優勢。因此,相應發展金融租賃,可以使我國工程機械租賃類型多樣化,而且可以大力促進工程機械租賃業的發展。在租賃企業的類型上,也應多樣化。各種所有制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大、中、小型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各有所長,亦有所短,在其適合市場需求的條件下,都可以生存和發展,絕對的肯定或否定某一種經營類型是違反市場經濟機制的,往往事與愿違,適得其反。多元化隨著工程機械技術的進步和非建設行業的機械需求的增長,工程機械的用戶已由傳統的施工企業擴展到工業、農業、林業、交通、環保、市政、園林、旅游、賓館、廣告等20多個行業和部門。這為工程機械租賃業提供了新的用戶群,工程機械租賃企業應重視用戶多元化,在新用戶中擴展業務。
筆者在美國考察時,看到工程機械租賃店有剎草機、擦窗機、小型高空作業車等住宅維護工程機械供客戶租用。傳統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僅僅從事單一的租賃業務。在國外,很多工程機械租賃企業,還利用現有的經營資源(人員、場所、營銷網絡),兼營工程機械產品和配件銷售(或兼作代理商),這既可擴大營業額,又可為客戶提供多種服務,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面,有利于主業(租賃)的發展。目前,國內一些企業也開展了經營業務多元化的探索。如廣西南寧誠邦建設機械有限公司,同時兼營誠邦建筑機械城,集混凝土機械和筑路機械的銷售、租賃、回收、對換業務于一體。
加快信息化的步伐
國外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大力采用互聯網和微機管理信息技術來開展租賃業務,利用信息技術搭建企業與客戶、制造商和租賃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平臺,快捷地組織中小租賃企業開展聯合租賃(多家租賃公司聯合向需求量大的客戶提供租賃)。如日本在北海道的中小型工程機械租賃企業建立了"租賃業互聯網",采用信息技術使中小型租賃企業形成合力,聯合租賃,增強了競爭力。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業,也應加快信息化的步伐。
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所屬的租賃公司,近年來在服務上采取了新的舉措,開展全程式租賃(全包租賃),即按客戶提出的工程任務、時間要求、地域、價格。為客戶提供選機咨詢、設備優化配置、租賃、技術支持、施工資料整理等全包租賃服務,還可為客戶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租賃流動宿營車(汽車或旅館),我國的工程機械租賃企業,除了提高傳統項目的服務水平外,還應有創新意識,開創高質量的服務項目。以"優良的經營、卓越的技術、可靠的服務"參與市場競爭。
工程機械租賃業既是發展的亮點,也是市場競爭的熱點,在積極、穩妥地按照市場需求發展租賃業時,要防止盲目定位,租賃企業應根據市場的實際(近期和中期、遠斯預測),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人力、技術、經濟條件),找準自己的競爭位置,制定適宜的經營策略,在政府宏觀指導和協會的協助下,才能實現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