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聚焦下游需求疲軟滬銅跌勢難止
鑒于當前經濟環境較差,宏觀面風險依舊,基本面需求仍疲軟無力,銅市難以出現持續性的反彈行情,中期仍然看跌。
近期國內外銅價走勢波動較大,但倫銅在7230美元/噸以上逐漸顯現出企穩的跡象,而滬銅則是在52330元/噸有所回升。但鑒于當前經濟環境較差,宏觀面風險依舊,基本面需求仍疲軟無力,銅市難以出現持續性的反彈行情,中期仍然看跌。
希臘選舉再現波瀾
本周末,希臘將迎來第二輪的大選,結果如何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前6月1日的民意調查結果令先前市場的多數投資者對希臘將會退出歐元區的判斷大相徑庭,此次民調是希臘大選之前最后一次民意調查,對大選的影響可想而知。若希臘繼續留在歐元區,那么希臘將兌現此前救助協議中的責任,希臘對取消緊縮計劃和對剩余外債違約則不可避免。因此,無論希臘是否退出歐元區,對歐元區的影響也只是差與更差的區別而已。
銅去庫存化未有實質性進展
截至6月11日,LME三月期銅總庫存為235200噸,依然在23萬噸附近徘徊。雖然前期庫存大幅下滑,但目前的庫存水平依舊處于中值階段,并且其中大幅減少的庫存部分大多數運往中國,為中國融資銅的需求。庫存下降的因素并非真正的下游需求。
從上期所庫存來看,截至6月8日,上期所銅庫存為132421噸,較3月16日的峰值減少了9.5萬噸,但保稅區的庫存依然在持續增加,已經創下了10年來歷史的最高值。而在4月18日,IMF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稱,中國銅庫存除保稅倉庫的庫存之外的庫存為178萬噸,若加上保稅區的55萬噸庫存,中國銅庫存量將超過230萬噸,為記錄的最高值。那么無論是上期所銅庫存還是LME銅庫存的減少,都將被國內大量的庫存所吞噬。
庫存倉單被注銷,通常意味著庫存現貨銅可能被移出倉庫,或進入流通用于消費,或轉化為社會庫存,從而導致交易所庫存總數的下降。從LME注冊倉單與注銷倉單來看,LME注冊倉單出現了大幅增長的跡象,而注銷倉單則出現了大幅減少的態勢。該現象說明,目前的銅現貨商對于疲軟的消費已經極度失望,只有采取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實物交割才能將現貨銅消費出去,并且是在銅價大幅走低的情況下。
下游需求不振
據統計,5月電力電纜企業平均開工率僅為73.4%,較4月的開工率74.2%有小幅回落。市場依然未迎來大規模的電力招投標項目,整體需求較為疲軟,再加上5月初開始銅價一路回落,市場偏空情緒加重,為規避銅價風險,部分企業采購線纜計劃推遲。從電力電纜產量來看,雖然1—3月份產量大幅增長,超過了往年,但從4月份開始增幅開始大幅回落,下游需求依然疲軟無力。
6月4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連續下發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家用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推廣實施細則,支持高效節能家用電冰箱、電動洗衣機和熱水器的推廣使用。雖然該細則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目前國內銅下游需求疲軟的狀態,但先前大幅下滑的消費量令家電企業產品滯銷。本次推出的細則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去庫存化的作用,真正對于銅的需求增長只是杯水車薪,更何況夏季前的消費旺季已經漸行漸遠。
綜上所述,無論宏觀面還是國內下游需求,都對銅價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單一宏觀面的好轉,或者基本面的好轉,都無法對銅價提供較有力的支撐。其間,雖有短時間的反彈,卻也無法改變銅價重心下移的趨勢。從技術上看,目前滬銅指數價格正處于關鍵點位,若價格有效跌破52750元/噸一線關鍵支撐位,那么銅價將會走出頭肩頂的行情,下方目標價位為45460元/噸;反之,銅價將會走出箱體振蕩的行情,上方壓力位為60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