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總局將加強火電脫硫市場規范和監管
隨著科學發展觀不斷得到貫徹落實,“十五”期間,我國的火電脫硫工作進展迅速。在火電脫硫不斷升溫的同時,該行業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規范和改進的問題。記者日前從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和科技司聯合在杭州召開的火電廠脫硫設施建設與運行研討會上獲悉,從“十一五”起,國家將對火電行業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實行“計劃單列”。同時,針對火電脫硫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國家也將加強對該行業及市場的規范。
據了解,到2004年底,全國已有200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建成煙氣脫硫設施,形成年脫硫能力約180萬噸左右;能完成5萬千瓦火電機組脫硫工程的從業企業超過30家,年產值達到300多億元,分別比上年翻了兩番。據權威人士預測,到2006年底,全國建成煙氣脫硫設施的火電機組將達到6000萬千瓦,年脫硫能力達到260萬噸。
會上,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技術部負責人認為,我國火電脫硫行業當前存在如下幾個主要問題:一是火電脫硫工程市場極不規范,無序競爭現象嚴重;二是缺乏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工程穩定性差,運行情況不理想;三是工程的配套設施建設問題較多;四是建成后的火電脫硫設施專用化、社會化運行未引起各方重視。
權威人士指出,今后較長的一個時期,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形勢都將是我國環境保護的工作重點之一。據悉,目前,一份《火電廠脫硫設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在有關各方征求意見,并將由國家環保總局最終修改后發布。據悉,這項管理辦法將適用于所有火電廠(包括熱電廠、自備電廠)脫硫設施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該辦法將對火電脫硫的工程建設、環保驗收、脫硫設施的運行管理以及違規處罰等都做出具體規定,以確保到2010年,全國建成3億千瓦裝機容量的火電脫硫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