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抽油桿斷損故障的處理方法
一、引言
連續柔性抽油桿(以下簡稱抽油桿)作為采油工具的一項革命技術,它的研究、推廣、應用是一個涉及彈性力學、機械設計及配套采油作業等相關技術的系統工程。由于柔性桿材料為70號鋼,強度高,且本體由多股鋼絲繞制而成,其整體桿柱呈右旋狀態。因此,在柔性桿本體斷脫事故中,其斷裂部分易在井筒散花,加之每股鋼絲剛性強,現有打撈工具無法實施打撈工作。
為此,如何設計、加工相應柔性桿專用打撈工具,解決其打撈不易的問題。將對柔性抽油桿采油這一新型技術,起到補充、完善的關鍵作用。
在所施工的幾十口油井中,發生過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對各類故障的分析及處理方案結合設計相應打撈工具加以介紹,作為經驗交流。
二、抽油桿在普通檢泵作業施工中可能碰到的問題
由于柔性桿采油井均為深井、超深井,該類油井結蠟現象較為普遍。因此,抽油桿檢泵作業施工時,由于油管內壁原油結蠟變硬,造成油管內徑縮?。ㄓ凸軆葟?phi;62mm)。當內徑小于柔性桿接頭直徑尺寸(Φ55mm)時,使抽油桿接頭無法通過油管內徑。此時若繼續上提抽油桿,井口指重表指示值(即上提泵管負荷)將急速上升。
處理方法:這種情況下,不宜硬提,要反復下放、上提,同時認真觀察井口指重表的變化,上提負荷不能超過原懸重的0.5倍,以防止上提后下放時放不下去。若反復活動無效,應及時采用熱洗的辦法處理硬蠟。即使用溫度為80℃以上的熱流體洗井,清除硬蠟,確保抽油桿順利起出。
預防手段:
1.抽油桿在檢泵作業施工時,在起桿之前,首先上提泵掛管,打開泵管的錨泄器。解封泵管的錨泄器時,上提泵管懸重負荷為超過泵掛負荷15kN左右。若遇特殊情況應按具體情況處理。泵管的錨泄器打開后,采用上述熱洗的方法處理硬蠟。
2.對使用抽油桿的油井,下泵前必須對泵管進行認真的通管(通徑不得小于Φ60mm),確保下井的每一根油管無縮徑等現象。另外,建議結蠟嚴重的井,可根據每一口井結蠟深度確定結蠟井段,在結蠟井段設計使用較大直徑的油管(如:內徑Φ75mm的3英寸油管),增大油管與抽油桿接頭之間的空間,使抽油桿接頭在上提時具有較大的運動空間,能夠在結臘嚴重、管壁硬蠟較厚情況下,順利地起出抽油桿,同時可延長檢泵周期。
三、抽油桿卡死在泵管內
抽油桿在正常生產時被卡,應具體分析遇卡原因。如果是抽油桿接頭被硬蠟卡死,要按照上述處理方法,進行熱流體洗井,清除硬蠟,即可起出抽油桿。如果是由于深井抽油泵的柱塞被卡死在抽油泵的泵筒內,就不能上提泵管,而要采取直接反洗井的方法,同時要防止洗井造成的結蠟,使用溫度較高的液體反循環洗井。洗井的同時配合活動抽油桿柱上下活動解卡。解卡時,不可大力上提,要逐漸反復活動,慢慢擴大活動高度,不能急于求成,否則會造成卡死不能下放。若采取以上辦法仍不能起出抽油桿。就必須高負荷上提抽油桿柱,使抽油桿柱在下部薄弱處斷脫,起出上部桿柱,進行分步處理。一般情況下,抽油桿柱在3/4英寸桿的底部接頭處斷開。
四、抽油桿在油管內斷脫
抽油桿在一些特殊井況內工作時,由于意外原因(如蠟卡、脫扣、砂卡等),造成了抽油桿在泵管內松股、斷絲、斷脫等情況,最終導致了抽油桿斷脫落井。在油管內打撈抽油桿是解決這一故障的快捷簡便方法??梢愿鶕聰嗝摰膶嶋H情況分別對待。
1.在抽油桿上部接頭處絲扣脫落的情況下,由于柔性桿接頭外徑尺寸為φ56mm,所以可根據泵管內徑不同采取相應措施:(1)若泵管為2 英寸油管,則必須起泵掛管,使柔性桿接頭高出井口3-5m,用柔性桿作業車重新將其連接,起出桿體。(2)若泵管為3英寸油管,可借鑒常規的開窗打撈筒的結構,使用外徑為φ70mm帶引斜的抽油桿開窗撈筒。打撈筒的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打撈筒
在筒壁同一截面等分開三個小窗口,窗舌向內,窗口的最小寬度應大于56mm。
注意事項:具體打撈時,工具接觸魚頂一定要緩慢,當魚頂較深時所施加鉆壓不可過大,減小抽油桿的彎曲,有利于打撈,接觸魚頂的同時要配合井口旋轉打撈筒,確認魚頂進入筒身后,適當加大鉆壓,撈住落物。撈住后一定要試提,以確認已經撈住落物。上提時不能猛提,防止突然遇卡。如若遇卡要反復上下活動,不能硬提。實在無法提出應熱洗井后再起。
2.當抽油桿從接頭根部斷絲斷脫時,首先要根據起出井口的斷桿情況進行分析。在井下抽油桿鋼絲沒有松股的情況下,由于柔性桿材料為70號鋼,桿體強度高,曲率半徑1.6m。同時通過多次現場施工,我們發現1800m的柔性桿體落到油管內,上部接頭在井內僅回落20-40m距離,其上部桿體在管內形成慢彎,具有一定的支撐功能。可以使用帶有頂部引斜的卡瓦式打撈筒。它的基本結構如圖2,由上節頭和筒體等構成。其中:上接頭、筒體、引鞋用40Cr調質處理,210-250HB??ㄍ哂?span>20Cr
,滲碳處理。
圖2 卡瓦式打撈筒
注意事項:筒體內部帶有由倒錐形與卡瓦相配合。打撈時,首先要緩慢下放工具,輕輕接觸魚頂,與此同時配合井口旋轉打撈桿,使工具在井下將斷桿引入筒體,然后上提打撈桿,卡瓦卡住斷桿本體。上提時不能猛提,防止突然遇卡。如若遇卡要反復上下活動,不能硬提。實在無法提出應熱洗井后再起。
3.當抽油桿在泵管內鋼絲折斷和鋼絲松股時,整個泵管內已經被鋼絲充滿,無法使用外撈工具。為此研究設計了一種小直徑彎曲(全長3-4m)外鉤用來打撈爆絲后的抽油桿。其結構如圖3。
圖3 打撈外鉤
設計原理:抽油桿本體是由多股鋼絲擰制而成。其整體桿柱呈右旋狀態,在斷脫散花后,爆絲桿體仍呈右旋狀態。為此,根據柔性桿體的螺距及現場測得其在2 英寸油管內的曲率半徑,設計與桿體螺距相吻合的打撈外鉤,并在鉤體上加工出豁口,且壓蓋起到壓緊作用,便于鋼絲繩纏繞于鉤體。
使用方法:這一工具根據鋼絲的纏繞,通過外鉤的彎曲配合井口旋轉抽油桿柱,將斷落井下的松散鋼絲纏在外鉤上,以此實現打撈。打撈時,首先要加適當的鉆壓將外鉤扎入鋼絲內,纏繞時一定要繞緊,上提時要緩慢。
五、泵管和抽油桿都被卡死井內
在一些特殊情況的井上,由于各種井下原因,造成的泵管和抽油桿都被卡死井內,在這種情況下,應首先處理被卡死在井內的抽油桿。由于泵管大多是由于錨泄器不解封造成被卡,具有循環空間,可使用熱水進行洗井,將泵管內的蠟、砂等雜質洗出井口。洗井時配合井口活動桿柱解卡。處理完被卡死在井內的抽油桿后,反復活動油管,進行解卡。如若不能解卡,選擇倒扣點進行倒扣。倒扣后若被卡死在井內的抽油桿與泵管不同步起出,就應停止起泵管。根據井深設計出合理的深度,在這一深度的油管內注灰,將被卡死在管內的抽油桿固死在這一段,凝固后上提油管將抽油桿同時起出。
若發生抽油桿斷脫套管內時,應使用加長式(全長8-9m)活動外鉤進行打撈。打撈施工時,首先要將外鉤扎入鋼絲內,上提至懸重,井口施加旋轉力,使外鉤將鋼絲纏緊,撈住柔性抽油桿。上提時不能猛提,防止突然遇卡。如若遇卡要反復上下活動,不能硬提。其結構如圖4。其中:5 英寸套管的壓蓋φ118mm,7英寸套管的壓蓋φ154mm。
圖4 打撈外鉤(活動式)
六、結論
1.柔性桿油井的故障預防與處理手段必須進一步加強、完善。由于其情況特殊,作業施工中應制定詳細應急施工方案,不可盲目上提、打撈,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大修。
2.柔性抽油桿采油配套技術作為一項新型采油工藝,相對玻璃鋼桿,其研制開發到推廣應用,時間短、起步晚、規模小。因此,在故障處理中,必須結合其桿柱結構性能特點,對打撈工具進行設計與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