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機展技術含量高
農業部提出,今年全國總體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要爭取達到50%,作為農機人對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而江蘇的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經達到74%,遠遠高出這個目標。正是由于企業集中度高、市場總量和高新產品需求較大,中國(江蘇)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江蘇農機展”)一直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農機展之一。
4月9~11日,由農業部重點支持,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分會承辦的第五屆江蘇農機展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吸引了250多家國內農機企業及日本、德國等近50家國外農機企業參展,展示的國內外先進農機產品達2000多種,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
高新技術頻亮相
正如本屆江蘇農機展的主題“展示世界先進農機裝備,推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一樣,江蘇農機展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展品的技術含量較高。
前不久,江蘇農機局副局長王峰親自帶隊,奔赴日本,采購了130余萬元的新型機器,并在本屆展會上與觀眾見面。他表示,展會結束后,這些展品將在江蘇農機局進一步展覽,為企業和科研院所提供最新的研發方向。此次還有多家企業的產品首次在國內展會上亮相。比如井關的田間管理機、洋馬的櫻桃揀選機械和精細播種機械等。
井關的乘坐式田間管理機引起了多個農機大戶的關注,但昂貴的價格卻讓他們望而卻步。溧陽市社渚鎮銀聯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劉銀美說,這次展會上他第一次見到了乘坐式的田間管理機,非常希望能夠采購一臺。但目前該機器尚未在中國銷售,據了解,其價格在日本的售價折合人民幣達58萬元。他認為中國的用戶尚難以有能力承受如此高的價格,他說,如果這種機器的價格在15萬元以下,他就會考慮在現場向廠家訂貨。
王峰說,之所以能夠形成技術含量高的特點,關鍵原因在于江蘇省的經濟基礎較好,農業機械化起步較早。2008年,全國平均農機化水平為45%,而江蘇省的農機化水平竟高達74%。特別是水稻種植方面,無錫、常州市及9個縣(市、區)、187個鄉鎮、3000多個村率先基本實現了水稻種植機械化。
江蘇的農機化進程中,不僅是農業生產機械化比例較高,而且產品的技術也較為先進。與此相應的江蘇農機展也一直秉承了產品水平高的特點。正如江蘇農機局辦公室主任燕靜宏說的那樣,江蘇農機展不會刻意追求展品的數量,而將展品的技術含量放在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