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進口備貨限制銅價下跌空間
美聯儲公布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后,銅價的升幅因利好兌現而受到抑制,近期更是在中國需求增長放緩的憂慮中回落。然而,從國內的經濟數據來看不必過于悲觀,貨幣政策的寬松、房地產行業重新啟動以及下游備貨的季節性利好,在未來均將限制銅價的下跌空間。
貨幣政策依舊寬松,剪刀差收窄利于經濟企穩。近三周,央行以逆回購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超過6000億的流動性,很大程度地解決了市場資金面緊張的問題,繼續施行以貨幣政策穩定經濟的導向。9月M1與M2同比增長的剪刀差由8月份的-9%收窄至了-7.5%,剪刀差的變化直接反映出存款活期化的現象,這是資金從銀行流入實體經濟的信號。國內貨幣環境的利好有助于限制經濟下行,因此對于四季度的經濟增長前景不必過于悲觀。
此外,房地產行業也出現了利好信號。三季度全國10個主要城市土地市場成交規劃建筑面積環比二季度上漲70.1%,總土地出讓金環比上漲123.8%,其中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土地出讓金更是環比大漲355.7%。土地成交的好轉將直接刺激新一輪開工面積的回升,這將帶動銅線、銅合金等在建筑領域的直接消費,而未來房地產銷售面積的增加將間接帶動空調、冰箱等用銅領域的消費。
季節性因素將限制銅價下跌的空間。四季度是國內貿易商與下游企業傳統的備貨旺季,常伴隨著銅進口量的擴張、國內社會庫存的積累以及現貨報價的堅挺。在1996至2011年的16年里,11月、12月份銅進口量環比回升的概率超過75%,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也傾向于上升。中國的進口備貨行為將直接導致國際銅價的攀升,盡管進口行為也令國內庫存壓力增大,但銅的國際化定價性質引起國內銅價傾向于季節性被動跟漲。
10月份是銅加工行業訂單增長較少的月份,當前中國需求不佳確實抑制了銅價。同時,2013年面臨新建礦山項目的投產高峰,銅加工費的走升概率較大,供給端的擴張可能令此前緊張的銅市風光不再。然而,在對中期銅價上漲高度不持樂觀態度的同時,也應考慮到當前支持銅價的利好因素,這些利好因素限制銅價的下跌空間。因此,預計國際銅價將持穩于7800美元上方,做空應僅限于短線,建議耐心等待國內進口備貨季節時的買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