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約生產發展中國企業信息化現狀不容樂觀
中國大中型企業在信息化方面落后于世界知名大型跨國公司,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制約國企發展成為大型跨國公司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在此間舉行的首屆信息中國論壇上,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的官員作了上述表示。
據中國國家經貿委信息中心總經濟師張銘介紹,中國大型企業的信息化程度在整體上是不容樂觀的:只有百分之九的企業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僅有百分之四點七的企業基本實現了信息共享;只有百分之一的企業基本實現了電子商務;百分之十八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內部網;還有百分之四十六的企業正在通過相對落后的撥號方式接入互聯網。中國企業信息化的落后還表現在行業和地區差距過大,石化、石油、外貿、航空和電子等產業,對于信息化的投入最多,而傳統支柱產業的投入卻很少。上海、北京和廣東等地區的信息化投入要遠遠多于其它地區。
據介紹,造成中國企業信息化滯后的原因在于中國企業信息技術的總體應用水平較低;對于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較小,中國企業累計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只占總投入的百分之零點二二;企業缺乏綜合型人才,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準以及支撐配套環境尚未形成,都是造成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落后的重要原因。
有關官員認為,目前,中國企業信息化水平低的現狀已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生產經營效率、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阻礙了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