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帶來春江水暖
今年一季度,中國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占有率兩年來首次超過日系車,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4月9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自主品牌轎車銷售近42.6萬輛,比位居第二的日系車36.2萬輛多出不少。這是中系車兩年來市場占比首次超過日系品牌,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一。再加上此前的中國車市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我國汽車制造業正在向著大國的方向邁進。
相比之下,金融危機中的克萊斯勒最終沒有擺脫破產的命運,岌岌可危的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日子異常艱難。
在剛結束的中國上海國際車展上,自主品牌汽車幾乎無一例外地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這些或上市或處在概念階段的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占了很大比例。奇瑞的S18、吉利的EK-2,上汽的上海牌電動車,海馬的me,長安E30、眾泰2008EV等都是第一次和觀眾見面。他們都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戰略的宣傳重點。我國出臺的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力挺新能源車和自主品牌的成效開始顯現,這將給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第65屆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日前剛剛落下帷幕,展會規模超過預期。慧聰汽車配件網在展會采訪中了解到,多數零部件企業都能從容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零部件企業正在健康有序第發展。
但是,眾多利好的信號背后,我們還要認清當前的國際形勢。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持續,我國零部件企業在產品出口方面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各種貿易爭端開始露出端倪。而跨國企業增資國內市場的舉動也不曾停止,國內零部件市場的壓力也并不輕松。加之行業整合正在醞釀,零部件企業的未來也不容樂觀。